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

哈代称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并以此为小说的副标题,公开地向维多利亚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小说写:“她被动地所破坏了的只是人类所接受的社会法律,而不是她四围的环境所认识的法律;她在她四围的环境中间也不是她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不伦不类。” * 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 环境 历程 多重因素 布蕾谷 纯洁女孩 绝对贫穷 ↓ ↓ 纯瑞脊 失节女 金钱、暴力、宗教 ↓ ↓ 塔布篱 被弃妇 虚伪的道德 ↓ ↓ 棱窟槐 雇工 残酷的剥削 ↓ ↓ 群鹤公寓 杀人犯 不平等的法律 总之,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是性格与命运悲剧。 * 密林失身(P.106-113) * 洞房之夜(P.324-351) * 1.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农村女性形象,被侮辱、被损害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 美的象征和化身。她天生丽质,自然纯朴,能够容忍、宽容和敢于自我牺牲。 2.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心地纯洁,感情真挚,性格刚强。 3.悲剧原因: 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命运观念,宿命论。 苔丝形象及悲剧命运 * 3.苔丝的悲剧根源 内在原因: 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环境所产生的悲剧。 她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被骗失身,她本是一个受害者,但她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 外在原因: 哈代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作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命运所带来的不幸。(宿命论) 苔丝形象及悲剧命运 * 安矶·克莱: 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家。作者一方面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痛恨,谴责了克莱;另一方面出于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又美化了克莱。 亚雷: 一个资产者和暴发户,集中体现了宗教的伪善。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 * 四、女性解放之路 女权/女性主义运动、思潮兴起。 追求纯洁、平等的两性关系一直是女性内心最顽强的情结。 1.不受羁于物质而追求高尚爱情和人文理想的女性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屠格涅夫《前夜》中的叶琳娜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薇拉 * 1.不受羁于物质而追求高尚爱情和人文理想的女性 2.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的言论 娜拉出走后走向何方?在那个社会娜拉能不能取得平等的地位? 娜拉和易卜生并不知道。鲁迅先生明确指出:“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22卷,第269页)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 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 * 1.不受羁于物质而追求高尚爱情和人文理想的女性 2.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的言论 女性首先在经济上取得独立,才能谈得上其他。妇女解放的关键必须以彻底推翻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为前提。 3.打破男性中心主义思想意识,消除性别歧视、双重性道德标准。 4.实行性解放、性自由,取消一切有关性的禁忌,妇女仍然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5.不断地审视、反思与克服女性自身的负面与残缺的东西。 * 五、哈代的悲剧思想 古希腊悲剧 ——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悲剧 ——性格悲剧 哈代悲剧 ——社会悲剧 *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威塞克斯小说” 2.简答:苔丝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3.论述:如何理解苔丝的艺术形象? 4.论述: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谈谈女性解放之路。 *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托玛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王忠祥、聂珍钊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吴笛:《哈代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杰弗里·哈维:《托马斯·哈代全面评论导读》。英国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2003年。 丁世忠:《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