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缺陷的分析—以中国的人口流动模型 - 胡景北.doc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缺陷的分析—以中国的人口流动模型 - 胡景北.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缺陷的分析—以中国的人口流动模型 - 胡景北

“发展经济学”硕士课程论文 指导老师:胡景北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实例分析—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例 尹沿技(020024) 目 录 导论-----------------------------------------------------------------------------------------------------------------(2) 1.1刘易斯模型--(2) 1.2拉尼斯-费模型-(2) 1.3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3) 3、 利用中国的实例来对托达罗模型--(3) 3.1我国由户籍制度而形成的影响---------------------------------------------------------------------------(3) 3.2 “生命周期理论”的影响----------------------------------------------------------------------------------(4) 3.3 人口流动的模式-------------------------------------------------------------------------------------------(4) 3.4关于非正式部门的作用------------------------------------------------------------------------------------(5) 3.5 统一市场的存在性----------------------------------------------------------------------------------------(6) 4、结论-----------------------------------------------------------------------------------------------------------------(8) 5、参考文献-----------------------------------------------------------------------------------------------------------(8) 表1 样本村中出外务工人数------------------------------------------------------------------------------------(4) 表2 农民工对于城市中工作机会的信息来源---------------------------------------------------------------(5) 表5 在1998年对黑龙江省的调查中各个劳动力市场的平均日工资率--------------------------(6) 1、导论 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因此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人口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从威廉·配弟提出收入的比较利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到亚当·斯密从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和劳动分工的角度研究劳动了转移、视之为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在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张培刚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视角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引发了发展经济学对人口流动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1]其中,最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有以下四种: 1.1 刘易斯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Arthur Lewis)在1954年《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成负数,劳动者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提供劳动,因而存在无限劳动供给。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比农业部门工资稍高点,并假定这一工资水平不变。由于两部门工资差异,诱使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家利润即剩余的使用,当资本家进行投资,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量就增加了,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就更多了。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两部门的收入增加,二元结构逐步走向趋同,过渡到了刘易斯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刘易斯模型包含了以下两种含义:(1)、认为现代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能带来固定比例的劳动力就业的增长,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增长也越;(2)、认为农业只是工业化中的一个消极部门,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这两点大大地削弱了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并且也是后人对其批判的主要依据。 拉尼斯-费模型1961年拉尼斯(a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