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件-陈玉刚.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课件-陈玉刚

* 古浪县十八里堡初级中学 陈玉刚 唐·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令属湖北),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 杜甫自幼聪慧,他在《壮游》诗中追忆说:“七龄思昂壮,开日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少年时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受到前辈的赏识。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大诗人杜甫病逝于旅途中,时年59岁。 杜甫一生,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念,在创作上集古典诗歌艺术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对后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重大事件,被公认为“诗史”,现存诗1400首,文20余篇。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 近望 细望 极望 整体感知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2.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3.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问题探究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2.“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问题探究2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问题探究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拓展思维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   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问题探究4 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作背景 春望 1.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社会。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整体感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诗歌赏析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歌赏析2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春城到山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