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下.pdf
中国革命的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
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它的
发表,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国民党不仅频频发动军事反共,而且搜罗了一批御
用文人,加紧反共宣传。他们故意混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宣扬“一
切革命都包含在三民主义里面”,叫嚣共产主义应该 “收起”,共产党应该
“取消”,竭力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反动滥调。而民
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上层既不满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腐败无能,又惧
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幻想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
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究竟向何处去?当时中国革命
的性质是什么?如何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国要建立一个什么
样的国家?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员十分关切而又缺乏
明确认识的。为了在理论上武装全党,粉碎国民党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进攻,
给全国人民指明革命的方向,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这部著作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
点。指出中国现时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里,它已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
一部分了。毛泽东明确指出,根据国际、国内历史条件的变化,在中国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这部著作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
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明确
规定了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联合力量以及革命对象。
这部著作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民
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
然趋势,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这部著作全面阐述了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在政治上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
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使
之居于领导力量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
化。
总之,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第一次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新旧区别,全面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对马列主义关于民族
殖民地的革命学说,作出了重大发展和贡献。它粉碎了国民党在政治思想战
线上对我党的进攻,帮助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帮助了各个解放区的政策的统
一,因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9年以后,也就是1949年成立
的新中国,就是建立在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理论框架和勾勒的宏伟蓝图
上的。现在我们重读半个世纪前的这部伟大文献,不能不钦佩伟大政治家对
现实的深邃分析和对未来的英明预见。
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
《存在与虚无》
存在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之一,主要代表是法国的萨特,西方称其为 “存在主义的象征”。
经过10年探索, 2年撰写,萨特在1943年出版了 《存在与虚无》。这
是一本相当艰涩难读的著作,分为“对存在的探索”、“虚无的问题”、“自
为的存在”、“为他”、“拥有、作为和存在”五大部分,洋洋60万字,系
统地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
萨特在 《存在与虚无》中,提出自己的哲学任务之一,便是消除哲学上
麻烦的二元论 (如本质与现象的二元论,物质与意识的二元论等),而建立
现象学的一元论。他认为 “现象不掩盖本质,它揭示本质,它就是本质。
本质不包含在对象中,而是对象的意义。”这种现象一元论的出发点是 “反
省前的我思”,也就是进行哲学思维之前,必须使意识净化,除掉其中的内
容。萨特认为在意识之外,有一个独立的 “自在的存在”,而意识则是“自
为的存在”。前者是完全充实的、超时间的、僵固不变的、毫无目的的、纯
粹偶然的;而后者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又总是要成为什么东西,它永远是虚
无的、否定的、生成变化的。两者的联系则是通过自为 (意识)本身造成的。
由此可见,在萨特那里,整个世界归结于“存在”,而所谓存在,指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