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革时期的女性服装款式特征及设计应用.docVIP

浅析文革时期的女性服装款式特征及设计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文革时期的女性服装款式特征及设计应用.doc

浅析文革时期的女性服装款式特征及设计应用   摘要:本文从服装文化和艺术美学方面简要分析文革这个特殊时期女性服装款式的特征以及应用设计。   关键词:女性服装;特征;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34-01      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发布,文革正式开始。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这场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在这个特殊的“文革”时期女性的服装服饰究竟有那些特点呢?我们从服装文化方面来分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毛泽东穿上军装,戴上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数以千万的红卫兵。受到鼓舞的女学生们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梳成两个小辫子(俗称“小刷子”),戴上军帽,穿上军装,腰扎皮带,足蹬解放鞋,几乎和男同学是一个模样。那时,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所以说这是一个“全民军装化”的时代。不分男女一律以国防绿色军便装为时髦。人们为了表现自己“思想革命化”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奇志”,拼命绿化自己,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凡是想赶时髦的女性,无不以绿军便装为新潮!造成了女人男装化这种奇特的现象。   男装和女装仅在领子、口袋和腰身上略有区别。只有在夹道迎接外宾时,女学生、女职工为完成政治任务,把花裙子套在裤子外面。等外宾快到时,把裤腿卷起来,外宾车队过后,再匆忙将裤腿放下,把花裙子脱下,叠起来放人包中。文革中,夏季的裙装和冬天的围巾是女性服装与男装的区别之处,春秋两季的区别则只有“三角区”,这一名词来自女兵,是指女装领口处巴掌大的那块唯一可以展示女性美的地方。提干后的女兵,可以穿自己的衬衣,利用这一点点地方去出彩,去争艳。在军营中正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但将长发纳于帽中。从背后望去依然与男性军人一样,其时幼儿园的小朋友称女兵为:女解放军叔叔。   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西装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布拉青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旗袍被说成是封建余孽,花哨一点的服装被斥为“奇装异服”,服装款式渐趋一致。总的来说有三种   1、干部服(特别流行仿军干部的四个暗兜,外有兜盖式样)。   2、成年中山装(四兜在外,象四个大疤)。   3、青年装(下为两个带外盖暗兜,左上为一个不带盖明兜)。   上面这三款样式除第三款大多数为中学生以上的年轻人外,其余两款不分男女、年龄千篇一律通用。   这里还要提一下在文革期间一种特别的女装――江青裙。延安时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江青在衣着方面是朴素大方的,和其他的女同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到了60年代末,江青因“文革”而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她开始把服装当成一种突出自己的政治手段。“江青服”就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心态下的产物。   看过老照片的人都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一次北京的一次运动盛会上,江青代表中央出席开幕式。在当时服装极为单调的情况下,江青此刻的出现极为引人注目。盛夏季节的江青,穿着一件长长的连衣裙,走上了主席台,引起观众席上一片小小的骚动,也使全国人民悄悄地议论。因为当时不仅思想禁锢,在生活上打着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旗号下的各种限制更多。就是在夏天里人们也仅穿长裤子和衬衫,而江青的这件连衣裙预示着某种思想的解禁,使广大的女同志心中暗喜。江青穿的这件连衣裙可以说是“汉服”的雏型,它前面的领子,不是西洋式的圆领,或者是更开放的露胸,而是中国古代那种镶着宽边的向下延伸的直领。在宣传材料中,称这件连衣裙是江青仿照唐代的服装样式自己设计的。随着这件连衣裙的出现,很快在神洲大地掀起了一股摹仿的热潮,引领了当时的时尚潮流。虽然人们私下称其为“娘娘服”,但女人们还是纷纷穿上了这种中西合璧的连衣裙,在大街小巷翩然行走,为文革中单调的服装海洋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服装流行了好几年,被后来的时装大潮淹灭,消失在历史中。虽然此连衣裙在流行服装界仅仅昙花一现,且多少带有几分政治意义,但却开创了现代服装借鉴汉族古代服装之先河。   当然,也有的群众十分反感这种服装样式,私下里有人说它:“上半截像男,下半截像女,后面看像尼姑,前面看是和尚;短不短,长不长,大娘穿了成闺女,闺女穿了成大娘。”   目前,大众文化性格的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基本分为三类形态,一是文革中前卫激进的一面被置换和挪用为对官方权威和主旋律文化的叛逆;二是将文革视觉文化置入目前的时代语境之中,以两者间强烈的对立反差来赢得视觉上的巨大冲击;三是将文革视觉文化的装饰风格衍化为另类的文化时尚,以怀旧的方式唤醒受众内心深刻的历史记忆,获得视觉和装饰趣味上的认同感。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