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地球系统与地质环境
第二讲 地球系统与地质环境 荀子《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 3、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6、翻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地球系统的构成及基本特征 1、地球系统的构成 2、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 2、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 2、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 2、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 3、地球系统的物质循环 4、地球系统的演变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特征 (1)地球自转的特征 (2)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2)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2)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2、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特征 (2)公转的环境效应 确认红色条带为古土壤 3、地月的运动 3、地月的运动 (1)运动特征 (2)环境效应 4、太阳系运动 (2)环境效应 三、岩石圈运动与地质环境 1、地理位置的改变 2、地形的变化 2、地形的变化 3、加强物质循环 4、直接产生地质灾害 四、陨击作用与地质环境 1、陨石的撞击过程 1、陨石的撞击过程 2、释放的能量 3、环境效应 3、环境效应 3、环境效应 “亚澳”陨击事件的讨论 布容与松山期磁极反转(M-B)的时限恰好是0.78Ma ,在“亚澳” 陨击事件0.9- 0.8Ma之后,西太平洋暖池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都发生在0.9-0.8Ma,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因果联系? 青藏高原的隆升、台湾玉山的隆升都发生在0.9-0.8Ma,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五、元素迁移与地质环境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2、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迁移 2、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迁移 2、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迁移 2、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迁移 (2)元素的存在形式 A、主元素: B、微量元素: 以显微矿物和非矿物形式存在,后者易迁移。 (3)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4)出现垂向的生态环境分带 由于海拔升高,出现植被、气候、土壤、风化作用、剥蚀作用的垂直分带。 (1)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加强 (2)地表物质与地下物质的循环加强 (3)放气作用加强 (1)地震、火山 (2)滑坡、地面沉降 (3)海水入侵 1、陨石的撞击过程 2、释放能量 3、环境效应 撞击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a.压缩阶段:时间非常短暂。 b.凿坑阶段:释放巨大的能量。 c.溅射物回落阶段。 陨击坑的类型—— A、简单陨击坑 B、复杂陨击坑 C、多环陨击盆地——大型撞击体产生的特大型撞击坑。月球上至少有30个直径大于300km、具有多环山系的盆地构造。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Manicouagan陨击坑 俄罗斯gygytgyn陨击坑 海南岛白沙陨击坑地质简图 海南岛白沙陨击坑地质剖面 示意图 (1)造成气候变迁 a.短时间内低层大气迅速升温。 如南非太古代陨击事件(陨石直径20~50km),使低层大气升温300℃。 b.导致大气降温。 (2)生物灭绝 生物的灭绝程度与撞击的规模有关。 陨击坑的直径在45km以下,只造成种一级水平上的灭绝。 陨击坑的直径达95km时,造成总属的10%灭绝。 《大灭绝》——许靖华著 (3)造成岩浆喷发 大型的陨击坑多有玄武岩岩浆的喷发。 (4)板块构造运动 有人认为可引起板块构造的运动。 一颗2-3km直径的陨星以15-20km/s撞击地球表面,会形成巨大的陨击坑。 地壳均衡反弹,把大量高温的微玻璃陨石抛撒出去。 陨星撞击可以穿透上地壳和部分下地壳,Ahrens(1993)认为如果陨击造成200km直径的陨坑,那么陨击穿透的深度可以达到56km,并引起地幔物质的上涌。 最后形成巨大的陨石坑,如果在洋底,陨击诱发了地幔热柱上涌,则可能形成洋脊扩张裂谷的三联点。 1、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2、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迁移 (1)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 A、化学键 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易迁移。 以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难迁移。 B、原子价态 低价元素的化合物迁移能力高于高价元素的化合物。 如:Fe2+Fe3+ , V3+V5+ , Ti2+Ti4+ , Mn2+Mn4+ , S2+S6+ b.公转的三个轨道要素 (a)偏心率,周期10万年。 (b)黄赤交角,周期4.1万年。 (c)岁差,周期2.1万年。 偏心率 黄赤交角 周期:4.1万年 岁差 周期:2.1万年 岁差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何时离太阳最近、最远 a.全球气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