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对畜牧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 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决策、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畜牧业经济管理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 二零一五年九月 畜牧业的概念 畜牧业是指从事经济动物的饲养和繁殖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动物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领域。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畜牧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畜牧业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和畜牧业经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放宽了农村政策,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绪 论 畜牧业已由原来副业的地位提高到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递增 2.农村居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3.全国家畜存栏量大幅度增长 4.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5.肉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6.优良畜禽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利用 7.饲料工业的建立与发展饲料工业是养殖业的基础 8.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9.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 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畜牧业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二)世界畜牧业发展概况、模式及趋势 1.畜牧业发展概况 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 西欧各国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都超过1/2,如德国占61%,法国占70%以上,英国占60%以上; 北欧则以畜牧业为主,丹麦、瑞典是欧洲肉奶及其制品的供应基地;东欧国家也重视发展畜牧业,俄罗斯、捷克的畜牧业比重均占50%以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占45%左右;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0%和80%; (二)世界畜牧业发展概况、模式及趋势 1.畜牧业发展概况 从199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至今,目前猪肉、鸭肉、鹅肉、羊肉、兔肉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蛋类、蜂蜜、绵羊奶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禽肉和鸡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2.畜牧业发展模式 (1)土地密集型的畜牧业——澳新模式 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 以土地投入为主,主要饲养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 (2)资本密集型的畜牧业——欧美模式 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以资本投入为主的集约化畜牧业发展模式。 又分为北美模式和欧洲模式。 (3)劳动力密集型的畜牧业——传统模式 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代表,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草地大产草少,人口多耕地少,农户多农场少。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由于受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制约,所以,总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发展模式。 3.畜牧业发展趋势 (1)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大于种植业,而且在不断提高。 (2)在农林牧相结合的基础上,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 (3)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日趋社会化和集约化。 (4)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兴未艾。 二、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提供动物性食品,改善食物结构。 2、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3、促进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4、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5、扩大畜产品的出口创汇。 6、提供有机肥料,发展有机农业。 7、提供畜力。 1、畜牧业生产是以第一性植物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 2、畜牧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 三、畜牧业经济的特点 畜牧业生产 自然再生产是指畜禽依靠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畜牧业总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不断反复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三、畜牧业经济的特点 3、畜牧业生产具有群体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4、畜牧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的制约和影响大,经 营风险大。 5、传统主要家庭经营,现代专业化生产潜力大。 6、畜产品综合利用率高。 四、畜牧业现代化 畜牧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原始畜牧业经济的产生 2.中国古代畜牧业经济的特点 牲畜及产品由原始氏族公有制转为奴隶主所有和农民私有。 放牧和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得到发展。 适应自然环境条件的畜种区域分布逐渐形成。 农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逐渐形成。 3.中国近代畜牧业的特点 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列强入侵如掠夺使中国畜牧业遭受严重摧残 畜牧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畜牧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4.畜牧业在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地位 提供畜产品,农作物肥料、畜力、军事装备(战马),贸易产品等。 畜牧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5.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