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doc

农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   一、农村孩子探究活动的特点   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学生,长期生活在长辈身旁,在学习方面依赖性强,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啃书本,做习题”,狂热地追求课本的现成知识,忽视物理的生活情结,忽视从生活中学好物理。他们只善于接受式学习、“忍辱负重”的学习,吃苦精神强,学习策略也可用刻苦认真、勤奋来概括,自学能力低;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学习信心较城市学生弱,学习的接触交流层面少。   在探究教学中,农村中学理化实验室大多未配备。实验器材少,探究性学习器材更少,即使有也残缺不全,供学生研究的事物少,场所层次低。在实际学习中,畏权威、批评意识差、辩论意识不强,认为课本知识是真理,教师讲的知识绝对正确,他们规矩、小心,有好奇心但很少有学生与授课老师辩驳,把教师看成知识的化身,驯服于教师,反抗意识弱,对创新式学习还处于观望状态。平时实验很少做,大多靠教师纸上谈兵,只看重分数,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学生用仅有的一些实验器材做实验时,按常规办事,主创精神不强,想象力不丰富,在试验中对一些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回答问题谨慎沉着,不敢越雷池一步。   二、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针对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新《标准》和研究新教材,深刻领会“标准”的指导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育。本人结合自身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有趣味的农村初中物理课堂。   如在学习串联、并联的电路的特点中,列举串联电路的实例,会选节日的小彩灯,大多孩子没有接触过这种彩灯,我尝试问:城关开发区的路上路灯是怎么联接的?他们回答“串联”,这时教师只有动手连接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课堂体验中获得知识。在探究摩擦现象时,以学生熟悉的自行车上不同结构来讨论如何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1)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2.以学生身边的工具为教学器具,使其从身边学习物理。   如在探究声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以学生使用的直尺来演示,用大小相同的力来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直尺来说明音调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拨动伸出一定长度的直尺来说明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利用学生用的指甲钳来研究杠杆、压强、摩擦,首先让学生从指甲钳上认识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部分,认识刀口是增大压强,手指握的地方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   3.捕捉生活中的最佳学习时机,选择好的学习载体,跨越式、超前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处理教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选择好的学习载体,通过提出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易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能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新浇灌的水泥制品要不断浇水防止热胀冷缩造成的破坏,浇水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水蒸发吸热等原理使其保持恒温。仔细探究这样做的原因,并写出探究报告,形成科学结论,鼓励学生把一些生活现象作为载体,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既联系了生活又不脱离课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合理利用农村中的一些生活器具,引导分析生活现象,获得物理知识。   农村很多家庭的锅台安装节能烧水炉,其实质是废气内能的再利用;利用当地的过路涵洞来复习连通器;利用杠杆来学习杠杆原理平衡条件。在生活现象中可提问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曾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尔后他恍然大悟。总之,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器具和生活中物理现象来辅助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亲切、更可信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