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疾病与遗传 - 微生物学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疾病与遗传 - 微生物学系

第五章 遺傳工程、基因治療與生物的無性複製 第一節 遺傳工程與基因的選殖(gene cloning) 遺傳工程學的發展是二十世紀生命科學界最大成就之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遺傳工程學的發展更使得我們有可能在這一個世紀改寫人類物種演化的過程,生為這個世紀開創者的我們,不得不對這種技術有一個較深入的瞭解。 基因工程的誕生 雖然現在人們公認基因工程學誕生於1973年,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基因工程學的發展卻要從20世紀的50年代開始說起。在那個年代生化學的研究進展快速,生化學家開始對生物的遺傳物質DNA開始系統的研究,在50到70年代近20的研究中奠定了生物遺傳訊息表現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就是我們在第一章內所介紹的內容。 但是基因工程技術的誕生則必須直接歸功於當時的一些發現與兩位學者的合作,這些發現是:核酸限制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與DNA連接酶(DNA ligase)兩種酵素、細菌體內一種獨立於染色體外具有獨立複製能力的一種小分子量的複製子(replicon)的發現;及兩位基因工程學的創始者就是P.Berg 與S.Cohen。 1.核酸限制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的發現 核酸限制內切酶(也可以簡稱限制酶)是遺傳工程技術中所使用的切割工具。這種酵素自從1970年Smith和Wilcox從流感嗜血桿菌中分離並純化了第一種限制酶HindII後至今已經有數百種不同的限制酵素被發現、定性與量產。限制酶究竟有何特殊性,使得一個全新的科技世紀因此而誕生呢? 我們以1972年Boyer實驗室發現的名叫EcoRI的核酸內切酶為例,看一看限制酶為何可以當成遺傳工程學中的手術刀。EcoRI這種酶每遇到DNA分子上的GAATTC序列,就會將雙股DNA分子切開形成DNA片段,下圖就是EcoRI的作用圖。由於其切割的序列有一種迴文的性質,所以其切割的結果就會產生一種可以AT、CG互補配對的切割尾,所以兩個來源不同的DNA分子就可以用這種限制酶切割後相互連接(如下圖中藍與紅色的兩個DNA分子)。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的序列的專一性各不相同,下表就是幾種常用的限制酶的切割專一的鹼基序列與其分離來源的菌種名稱。 不同種的限制酶切割後的尾端一共有三種:5’-黏接尾、3’-黏接尾、與平尾。 2. DNA連接酶(DNA ligase))))A)質體載體選殖基因示意圖 B)噬菌體載體基因選殖示意圖 C)酵母菌人工染色體載體 D)細菌人工染色體載體 載體的形式常會因基因轉殖的目標生物體的種類而有些許的不同,動物為基因轉殖的目標體時,則常用的載體是動物病毒(例如:反轉錄病毒);植物則常用一種可以誘發植物發生腫瘤的細菌性的質體(Ti質體)當成基因轉殖的載體。載體的應用在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的早期似乎是基因轉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角,但是現在在一些生物體內,基因的轉殖工作卻不是利用載體而是直接利用外來DNA片段與生物體內DNA序列間的相似性以同源重組的方式將外來的基因帶入基因體內,當其整合進入染色體後,外源基因就可隨染色體的複製而複製、表現而表現了。 基因的選殖(Cloning) 第二節 基因治療與生物的無性複製 基因治療 在基因治療的應用上最成功的例子是醫治先天免疫不全的病患。這種先天免疫不全疾病的病因是缺乏一種名為ADA酵素活性,所以如果可以將ADA酵素的基因放入病患的骨髓細胞中並讓其表現酵素活性的話,病患的疾病就可以被治癒。科學家利用反轉錄病毒載體將此酵素的基因帶入病患的骨髓細胞中,這種基因轉殖成功的細胞在體外培養時也能成功的表現ADA酵素的活性。科學家將此體外基因轉殖成功的骨髓細胞轉回至病患骨髓內,成功的治癒該名病患。但是,是否是所有的遺傳疾病都可以用基因治療的方法醫治呢? 在進行基因治療的同時,科學家才發現,我們所知道有關的疾病基因太少了,所以在上一世紀的80年代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解碼人體基因體的計畫,經生物學家的廣泛討論後,1990年正式的成立人體基因體計畫組織,並訂定於2005年將人體基因體共3 x 109bp核酸序列完全解碼的目標。最新的進度是,此項人體基因完全解碼的工作將提早到2003年完成。 生物物種的無性複製 基因治療的過程只是將生物體內發生變異的基因用具正常功能的基因取代,以回復生物個體的正常生物功能。但是我們可能用細胞內完整的基因體進行基因體的互換嗎? 複製羊Dolly的誕生 下圖中的小綿羊的名字是Dolly,右邊的黑面羊是她的代理孕母。Dolly出生於1996年蘇格蘭愛丁堡的Roslin 研究所。不要小看了這隻羊,他曾是1997二月(1997.02.24)最後的一個星期全世界報紙的頭條新聞的主角。他不是一隻經由自然羊媽媽孕育而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