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docVIP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摘要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概括了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关键词 非语言交际;文化根源 I. 非语言交际概述 I.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Malandro et al, 1989: 5)。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 1978, 见 Malandro, 1989: 7)。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即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 156)。 I.2 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对语言交际起到的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具体地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发挥其辅助作用: 重复(Repetition)。例如,你告诉某人,办公楼在教学楼的西面,同时用手指向西方给以重复。 否定(Contradicting)。非语言交际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语言行为相反。例如,甲对乙说:“你干得不错。”同时却向丙使眼色表示不满。 代替(Substituting)。有时不用讲话,只用非语言行为就可以传递信息。例如,父亲批评儿子时,儿子一句话也不说,却满脸不服气,还用眼不时斜瞟父亲,父亲也就知道儿子的态度了。 补充(Complementing)。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写的作用。例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以后,一面检讨,一面以沉痛或后悔的表情表明懊悔的心情和态度。 强调(Accenting)。头和手的动作常常可以对所讲的话起强调的作用。例如,讲话人说:“我们一定要清除不正之风!”同时,他头向前倾,伸出手掌或拳头用力向下压去,以表示态度的坚决。 调节(Regulating)。交谈时,人们常常以手势、眼神、头部动作或停顿暗示自己要讲话、已讲完,或不让人打断。 II.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对外交往人士和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中排除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的干扰,因此重点也应当放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上。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主要有三种情况: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 此一彼多或此多彼一;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 II.1 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 这种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含义相同,行为有别。例如,表示不知道为难、不赞成或无可奈何时,中国人的习惯是摇手或摆手;英语国家和许多西方人则喜欢耸肩。为表示尊重或诚意,中国人讲话时一般不直视对方,尤其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下级眼睛往往向下看表示尊重;而英语国家的人则认为听人讲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以表示尊重或诚意。 第二,行为相同,含义有别。这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的“假朋友”,在理解和效仿中最易出的问题。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的下面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杀头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英语国家的“OK”手势已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文化不同,OK手势的含义也可能有别:中国人习惯表示的是“零”;法国人表示的是“零”或“无”;日本人表示的是“钱”;某些地中海国家表示的是“孔”或“洞”;在巴西和希腊等国OK手势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动作。 II.2此一彼多或此多彼一 有些动作在中国汉文化中一般只有一种含义,在别种文化中就可能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中国人中有人在谈话或作报告时常常有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两手相钳,两个拇指相互撮动。做这一动作的人并不表示任何含义,最多只是一种悠闲自得的表现而已。然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一动作却含有“洋洋自得”、“闲极无聊”、“紧张不安”、“极其无趣”或“烦躁不安”等多种含义。相反,勾肩搭背、挽着胳膊在中国人中视不同关系,含义各不相同:男女之间表示恋人;同性之间表示亲密友好;子女对父母或少者对年长者挎着胳膊表示的是长少之间亲密之情或子女对父母或少者对长者的关心、帮助或尊重。在英语国家,这一动作则一般只存在于夫妻、恋人或青年异性朋友之间,多与性或恋情有关。所以汉文化的含义要多得多。 II.3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 有许多姿势、动作只存在于某一种或某些文化之中,在其它文化中却不存在。例如,英语国家的人有不断转动手上戒指的动作,表现出的是情绪紧张或不安。许多港台人现在也有这一习惯。中国大陆现在也有不少人戴戒指,但尚无这一动作。如果有人做这一动作,别人可能以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