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概念解读 狭义: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广义: 19世纪90年代以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系列的活动。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维新思想转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 ——《梦蕉亭杂记》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在即将接受光绪皇帝召见前,特地面晤郑观应,问,“政治能即变否?” 郑当即指出,“事速则不达,恐于大局有损无益,譬如拇指与尾指交,二,三,四指不扶助能举重否?” ——袁伟时?《戊戌维新百年祭》 ?假如康梁当年能将变法计划,直接向西太后祥加说明,消除她以为变法只救中国,不救大清的错觉,并让她不感觉自己大权旁落,未必不能得太后同意,“惜乎当时维新诸君子,求进之心太切”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 ?他(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儒家主要经典都是不可信的“伪经”。这等于把整个士阶层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立即炸毁。反对改革者找到了最好的口实,攻击康氏离经叛道。 ——袁伟时?《戊戌维新百年祭》 ?沪上强学会,南洋士大夫多列名助款,惜办事者无条理,不允选举商董协力维持 ——郑观应私人书信 ?(在变法中)家长式的统治作风也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更甚 ——1900年《纽约时报》社评 ?他们(维新派)既不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 ——1900年《纽约时报》社评 ?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前者是宣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向蒙昧。康氏是介于传统士绅与现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过渡型人物。当他以当代孔教教主自居时,西方的耶教是他模仿的对象。可是,牢固的传统专制思想,使之成了逾淮之枳。他和洪秀全殊途同归都在模仿耶教中走向思想文化专制王国。 ——袁伟时?《戊戌维新百年祭》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解: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策略失当时机不成熟缺乏民众基础维新领导者个人原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此得出对历史解读的一些结论: 历史的解释往往多元 读史须还原到当时的场景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 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理性怀疑! 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 ) 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 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信片中图画的内容是列强将一张写有中国字样的圆饼分割,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真实写照。 【答案】 B 2.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 B.远离社会现实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解析】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可排除A、B两项。新思想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主张变革“祖宗之法”。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启迪着人们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答案】 C 3.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严复是维新思想家,而①④则分别反映了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答案】 B 4.“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解析】 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故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都符合史实。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2013·长沙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99S203、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pdf VIP
- 在2025年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精品教学课件小学优秀课堂课件.pptx VIP
- 水库生态养殖可行报告.docx
- 隧道巡检机器人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VIP
-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安徽省庐巢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