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音乐多一点“新鲜”.doc
给音乐多一点“新鲜”
摘 要: 谭盾,享誉全球的作曲家, 被称为“东方的凯奇”。他的作品得到海内外音乐界的一致赞扬。他在借鉴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同时, 结合现代音乐创作技法, 将这些元素进行发展与升华。他的每部作品都在音乐创作中力求创新,赋予了音乐新的生命,同时也给我们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空气,即摆脱了19世纪共性时期的固定创作模式。这是一种思维的革新,一场创作理念的革命,是作曲家采用了新音响、新思维、新结构、新模式的一种探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 谭盾 音乐创作 创新 探索
一、谭盾
谭盾,被誉为“东方的凯奇”,一个中国音乐的先锋人物、一位让世界震撼的中国音乐家,他的魅力在哪儿?他以一曲《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这个每个音乐家梦想获得的奖项,他是怎样能做到的?他的作品始终伴随着批评和质疑,但怎么会又有数不尽的追求者呢?作为一个被贴着另类标签的作曲家,他到底是在游戏音乐还是在创作音乐?这位湘籍作曲家,把他那挥不尽乡土气息的音乐带向了世界,被世界所接受,那他所追求的音乐道路又在何方呢?
1978年,谭盾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79年,22岁的谭盾创作的第一部交响乐就因为用了鼓、萧等当时被认为前卫的音色引起争议,他坚持在声音、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所以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国音乐的先锋派。
二、谭盾作品
初识谭盾,是由于《卧虎藏龙》。后来有机会在湖南大剧院听到上海交响乐团献演谭盾的《永恒的水》。“水乐”对我来说一个陌生却有新奇的名词。舞台上演员们端着那些不同体积盛满水的器皿,并在其上敲打拨弄,发出的水声与交响乐队朴素的、极富民族韵味的旋律相互交融。不同的音高、不同的音色、多彩的节奏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旋律,仿佛梦幻的天籁。当时我接触音乐不久,也不知道用传统的审美去评价一部作曲家的作品是否优秀,但却深深地被他那异样的音色所吸引和震撼。我觉得很美,它触动了我心灵最深处的某根琴弦。直至今日,那时记忆还是如此深刻。
从那时起,我对谭盾开始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翻开其作品目录,聆听着,每一部作品都会让你找到“新鲜”的元素,也许某些技法已经使用过,但是谭盾永远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他的作品让我们反思:也许我们的创作中也需要某种“新鲜”,或许就会成为某个经典。
谭盾的《乐队剧场1:埙――为十一个陶埙,乐队及乐队队员的人声而作》。音乐先由一组陶埙杂乱无序的吹奏开始,接着在提琴持续的低音衬托下,埙在低音区用颤音吹奏出一段悠远而悲凉的旋律,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氛,让人不由得想到远古时代的荒凉和空旷,从而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全曲虽为单一声部,但谭盾巧妙地利用了埙所特有的枯燥。谭盾在《乐队剧场Ⅱ:Re》中更是匠心独运,作品仅用一个Re音贯穿全曲,所运用的发展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每一次发出的音响效果都不一样。该曲中,谭盾还创造了一种无固定音高的音区记谱法,在不同的音区上配上用英文翻译的中国古典诗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由歌唱演员按曲子所标的音调呤唱出来。曲调时起时伏,大有古人呤诵古典诗词时摇头晃脑吟出的抑扬顿挫的韵味。不仅如此,谭盾独特的构思还体现在,在演出时要求全体演奏员在演出中要大喊、大叫、大唱,指挥也不例外,同样要叫喊,同时观众也要参与其中。另外,在曲中还用木管乐器的发音哨片和铜管乐器的号嘴来模仿鸟鸣和昆虫的鸣叫,并特意加上了流水的声音。最出乎意料的是,在全曲即将结束之前,整个庞大的乐队发出的各种音响与全场观众的呐喊声台上台下形成互动,汇成了一片热烈的狂欢的声音的海洋,当人们的情绪达到沸腾时,各种音响戛然而止,全场陷入一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寂静中,随后舞台上出现一位演员用手拨弄着水,发出水的自然音响。这是一种创作,又蕴含着无限的创新。“东方的凯奇”永远没有停止他与“偶然”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会有新的火花,都会给人带来别样的感受,让人们更深刻地体味人生。
《鬼戏》是一部多媒体、文化的综合艺术作品,灯光、舞美、表演和声响综合表现,也是在文学戏剧美术和音乐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巴赫的理念与中国民歌《小白菜》的对位暗喻着中西方相通的世界主义思想。
《地图》则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冲击。谭盾把多媒体景观音乐《地图》的演出场所置于自然世界中,如《地图》录制地点选在沱江上,实际上还是体现了凯奇的整体音乐的观念,让流水声、风声等都参与了音乐的表现。另外,谭盾也在音乐欣赏范围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过去由于试验音乐、新音乐音响太特别了,因此他只有很少的听众;现在他用多媒体的形式把音乐创造的“根”展示出来。这样人们对乐器所奏出的特殊音响,如在提琴上抠抠琴弦、敲敲打打(模仿打击乐)等创造就容易理解。《地图》有九个乐章,每个乐章都用一个地道的乡土音乐文化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