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文学正在创造什么.doc
网络文学正在创造什么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学形态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盘点一下可以发现,国内互联网上仅长篇小说的存量已超过十余万部,这其中当然包括出版物的电子版,但不断新加入的写手、作品和直线飙升的点击率,使网络文学仍处在高速发展之中。2006年,仅中文网络小说的点击率就达到了上亿人次。其中比较突出的长篇小说《赵赶驴电梯奇遇记》在猫扑网贴出3个月,创造了 1亿次点击率的神话。紧随其后的长篇小说《鬼吹灯》也突破千万点击率大关。这些成名的网络小说很快有了纸质出版物,开始在更广范围被阅读。根据粗略统计,最近这几年,网络小说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全国大部分书城、书店都设置网络小说的专柜。但读者年龄却呈下降趋势,目前网络小说出版物的主要受众人群是15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除了书籍之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衍生出诸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动画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年成长的网络文学,就其品质而言,较为符合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趣味;就其形式而言,正在走出单一格局,进入整合阶段,准备向综合艺术方向发展。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网络文学的潜质和特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推动其衍生为特殊的文学现象。
恐怖灵异小说大行其道
继奇幻小说2005年夺人眼球之后,恐怖灵异(也称玄幻鬼怪)小说成为2006年网络文学的主角。其实奇幻小说和恐怖灵异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紫川》《天魔神谭》是讲人族和魔族的战争故事,《亵渎》是西方神话故事,《飘邈之旅》和《诛仙》则掀起了东方修真题材的潮流,这些小说都含有鬼怪的成分。但《鬼吹灯》的出现,使二者开始分道扬镳。《鬼吹灯》系列讲述的是盗墓者的故事,创造了“精绝古城”等一些墓穴、神殿的场景,宣扬了一些盗墓的所谓术语行规,如把盗墓者称为“摸金校尉”,把墓穴里的邪怪称为“大粽子”等。后来被称为“鬼话”的此类小说甫一出现,立即得到网民的簇拥。鬼故事最早是从中国台湾引进过来的,网络文学初期阶段,内地读者经常到台湾的论坛去看鬼故事。1998年前后,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聊斋鬼话”版日渐繁荣,内地涌现出一批原创写手。但当时的鬼故事比较简单,大部分属于传统写法,将其归类为灵异小说可能更加准确。
2006年,长篇小说《鬼吹灯》在网上受到追捧,说明求新求变的网民对“鬼话”的兴趣在逐步上升。对于这一现象,《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认为:“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奇,读者没有接触过;二是悬念,读者猜不到情节。如果小说都像国产电视剧就很没意思了,大家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局,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如果作品缺少了想象力,就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就很难说是好作品了。”可见网上读者普遍存在猎奇心理,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在读者那里得到响应。这恐怕也是互联网“平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鬼吹灯》一样,广州大一女生Tina的《冤鬼路》也得到网友的推崇,至今,文中提到的地名或者典故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演绎成为现实。《冤鬼路四步曲之二樱花厉魂》中有条樱花路,于是武汉、南京等地的樱花路都在读者的眼里有了灵异色彩。天涯网友“樱花恋灵”说:“南京有个中山学院,通往中山学院有条路也叫樱花路,还有个樱花小区。有天半夜,路过那条路看到‘樱花’两个字吓得我没敢往前走,掉头就往家跑。”Tina的签约商却认为,“她写的是情,而不是恐怖,恐怖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在宣传的时候,还是会强调恐怖的一面。如果要定义,会定义成恐怖言情小说。”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年轻网友发表在博客上的阅读心得:今天看了《猫灵》,很感动,觉得这个女的很奇妙,的确,在某些地方真的和我很相似,有着对灵异事件的兴趣与某些神奇的力量,虽然并不像文中的女的一样,但是,却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是从前的我,大概对这类文章笑一笑而已,但是,我却爱上这个故事,爱上这个故事充满神秘、妖媚、死亡的气氛,充满神秘的罂粟花,会流血的雕花镜子,半夜会自动发出声响的洗衣机,那红红的血水滚动着……母亲的自杀,好友的梦游……很精彩的故事,不过,似乎有一点还是挺新鲜的,有恋父情结的女生都是感情丰富的女生?大概吧,没接触过……可是,看到最后,自己也想有种冲动,真的不知道,那冰凉的刀片触碰到静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猫灵和主人的性生活?只是因为恨吗??
以上这段文字应该说很具有代表性,它说明,阅读在某些时候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年轻读者。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因为网络恐怖灵异小说的核心是恐怖,其故事往往追求离奇和晦涩,人物行为怪异,完全不适合成长期中的青少年阅读。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低龄、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而小说的读者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甚至是更加年轻的在校学生,其中女读者比例远大于男读者。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成长环境中感受这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