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苍山洱海的永恒之恋.doc
苍山洱海的永恒之恋
一
去了趟“大理游”,未闻几杵疏钟,不见半江渔火,更不要说“趁蟹屿螺洲”,看什么三春杨柳、九夏芙蓉了,但也未曾料到竟会沾上一个“性”字归。这一趟端的游了个甚?是不是有些孟浪了?
请不要误会,我们的“大理游”,没有美人陪,没有红袖随,没有索费“小姐”身后追……毋庸讳言,这年头,那一个“性”字,虽说早已遍地开花,无需讳莫如深,却也绝非哥儿几个下三烂惹将出来的。
去之前,我对苍山洱海没什么概念,无非少年时代看电影《五朵金花》留下的一点印象,那已经是非常模糊了。至于大理,按照我的思维定势,大约也是危楼如林,四望无边……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城市吧?因而也就不可能进而去设想,它们之间还会有什么关系。顶多,它们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一点,纬度低一点,气候暖一点,紫外线多一点。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呢?
可是,等我走去一看,那一惊非同小可!
首先是大理。那也叫城市?!它夹在苍山洱海之间,南北走向,东边是洱海,西边是苍山,一不像皇城堡,二不像上海滩,三不像雾都,四不像江城,真正的“四不像”。如果一定要打个比方,那就恕我不恭了,煞似一条裹脚布。“晒”在苍山脚下,“晾”在洱海旁边,长长的,窄窄的,说句搞笑的话,嗅一嗅,没准一股味儿!
其次是苍山洱海。我也没有想到,它们竟然挨得那么近,那么地相依相偎,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苍山就在洱海身边,洱海就在苍山脚下。苍山青黛,洱海湛蓝;苍山委蛇,洱海绵长;苍山巍峨,洱海平阔;苍山雄奇,洱海婀娜;苍山冷峻,洱海温柔;苍山持重,洱海妩媚;苍山阳刚,洱海阴柔……如果也一定要打个比方,不说您也知道了,是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们都像是一对一往情深的恋人。
这个比方,在候晚饭的大排档里,得到当地人的进一步诠释,那才真叫经典呢!
二
我们是中午到的,匆匆吃点东西后,就抓紧时间“白相”古街风情。
大理古称“叶榆”,源于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为开发西南,在此地设置了叶榆县,所以大理古城又称“榆城”。 历史上的南诏国、大理国都曾在这里设都,成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现存的大理古城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所建。大理有南北城门,城内是石板路,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等相连。
沐浴着高原初冬的阳光,在满街飘荡的葫芦丝乐曲声中,带着新奇和惊叹,一路游览来到南门。只见谯楼高耸,城墙沧桑,幽深的城门上,楣悬“大理”二字;城门口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白族少女,身着她们民族的盛装,一脸笑意地面对游客。我不太明白她们在做什么“生意”,误以为也像十里洋场样,“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再一细看,不像!姑娘们虽然个个花容月貌,可那眸子里是纯净的,眼神是无邪的,笑意是由衷的,跟“休闲屋”里的“小姐”比,不可同日而语。一打听,原来她们都是“出租女郎”,即把自己“租”给游客们合影留念的。这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借用时髦说法,也算是此地的一道“风景线”吧。
应当说这也是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旅游业发展带动起来的,当然也是这个勤劳智慧而又爱美民族的创举。
对游客来说,到一个人数较少民族的栖息地旅游,同那里的土著漂亮女子合个影,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和一段美好的回忆,当然是件趣事。倘若能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逐一同五十多个人数较少民族的土著漂亮姑娘合个影,谁又能说那不是一段颇富创意的佳话呢?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国内游客却鲜有问津者,“租”她们的多是些老外。
这就有了疑问。国内游客为什么不“租”?是没那“贼心”,还是没那“贼胆”,或者是没那“贼经费”?
推己及人,我想,不“租”的原因,肯定不会是钱的问题,如今花个十块八块的谁还在乎?而且花得又不冤枉。“贼心”呢就更不用说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又能例外?因此,不“租”的原因,十之八九非不愿也,实不敢也!
这便是眼下的“国情”在作祟:
殊不知,你那一“租”一照不打紧,没准你经营了多年的正人君子形象,就此打碎了的,没准你的一世清名就此一风吹了的,没准你就戴上了“好色”帽子,没准你就背上了“拈花惹草”名声,没准你就“莫须有”了某某某,没准你就黄泥巴掉进了裤裆里!老婆闹,子女唾,朋友散……身败名裂,众叛亲离,你敢逮那只“狐狸”?古往今来,无论混官场的,还是走江湖的,但凡有点“身份”的,谁敢斗胆说一声他不要君子形象?
一边是“食色性也”的堂皇之词,一边又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亡命鼓吹,这便是儒家文化在“色”与“性”问题上教给人们的口是心非!隐约记得,这种暧昧心理,这种虚伪行为,这种“含蓄”作态,都曾遭到过鲁迅先生的痛斥,可是,肃清儒家文化的腐朽影响又谈何容易!
一瞬间我打消了“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