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山水画的透视美.doc
论中国山水画的透视美
摘 要:中国山水画透视方法――“旋点”法与“游点”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及构图特征;古代中国山水画中“三远”透视的美感特征以及中国山水画所独有的东方气质。
关键字:山水画 透视 意境
研习绘画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透视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透视方法的,西方绘画是普遍运用焦点透视,而中国山水画运用的是散点透视来处理画面,在画面上能找到许多视点,即多视点的透视。古人所谓高远、深远、平远,给人以“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之感,使观画者更具身临其境之感。这一透视形式,形成了东方绘画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旋点”法与“游点”法
无论是“旋点”法还是“游点”法,从字面上我们都能看出是一种通过移动视点的画面组合方法。无论是“旋点”还是“游点”,都是使视点横向平移的一种自然的方式加以顺通,是一种无明确的心点运动轨迹的视域排列,这一透视形式的山水画,多见于古人创作的长卷山水画中,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代张大千创作的《长江万里图》等,都是画家和观者在高视位上平行移动视点,以步观景的构图方法,使观者感到自己站在高出画面的视位上随着游人赏景。而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则是使观者与景物处于同一水平视位,通过视点平移来观赏景色,就如泛舟江中人随舟行而赏两岸景色,有如身临其境。
在条幅立轴形式的山水画中,透视法则又多采用定位俯仰和定向纵移的方法。将高于视点和低于视点的景物置于同一画面中,使观者有如坐半山腰中上仰下俯地观察画面,以上观水生于云雾之中,下看小桥流水人家……定向纵移多在条幅立轴中有纵高和纵深之感,如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是画家利用近距离有限的步移来实现理想化的无限定向视点观察方法,使观者得以畅游。
二、古代山水画中的“三远”
宋代郭熙在其《林泉高致集》中结合山水画的构图提出了“三远”法,即:“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三远即是视点在纵向移动过程中所处低、中、高三种视位观察景物时所生成的仰、平、俯三种透视关系。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高远法在画面构图中得以突出的体现,因景物大部分突出于视平线上的天空中,有“对此欲倒东南倾”之感,而山峰又在天空的映衬之下显得愈加明朗突出,所以古人又有“高远之色清明”之说。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是观者处于较高视位,能在山近前处以凹窥凸,推视到后面的群山、景物皆收眼底,山与山突隙相让,起伏相间,层层深高变远,交错不尽,“使人望之莫穷其际,不知其为几千万重”。深远方法来自俯视,群山以大地相衬,天空被推至无限次远,故曰“深远之色重晦”。如白雪石的作品《漓江山水》、宋代马远的作品《踏歌图》、清王时敏的《仙山楼阁图》等。如果在深远的基础上,以同样视线角度,继续升高视位不断观察,自然会得到以纵观深的视域组合,如前面提到的张大千作品《长江万里图》,就能让观者放眼崇山峻岭、峡门逶迤,自天际而来滚滚东去之势。
“自近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的构图来自平视视域,视点不仰不俯,对景物以适中视位远视,平视景物是通过近大远小,互为遮挡的对比中由近及远,为平远法,因此类似于平视焦点的透视特点。但画面却不像西方油画那样有整齐划一的消失点。平远透视效果的山水画常舍繁求简,以近大远小、近浓远淡、近实远虚、近密远疏,将景物推移到缥缥缈缈处。平远法所观得的景物,必然天地各半,感觉适中,所以有“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之说。平远透视风格的山水画最著名的有南宋夏硅的《江头泛舟图》、元吴镇的《渔父图》、元倪瓒的《鱼庄秋霁图》等。平远透视风格的山水画、通常给观者以旷古幽深、物我交融之感,常常给观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备受古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审美境界。
三、中国山水画独有的东方气质
中国山水画独到的散点式构图,自始至终体现着一种东方人特有的优美气质,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气质,是人与自然物我交融之气质。
中国画的意境创造,由于不拘泥于对自然物的摹拟再现,而强调主观的意念、写意,因此,更加注重想象力的高度发挥,“云想衣裳花想容”“芙蓉如面柳如眉”等都是前人具有高度想象力的诗句,在中国画创作中,为了充分表现作者的感受,山可以更高、水可以更阔、花可以更红、树可以更多。只有超常的夸张,才能使观者印象深刻,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产生一种动态的气势之美。
当现代文明的冲击波将城市的人们推得与自然愈来愈远,人们更需要的是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当身处大都市的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不顾旅途的劳顿和风险,不远千里去享受自然美景之时,殊不知在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册中就有我们心驰神往的自然美景――中国传统山水画。
(作者单位:兰州服装职工大学 甘肃省艺术设计学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学生享受音乐.doc
- 让学生做一棵“能思想的苇草”.doc
- 让学生在兴趣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doc
- 让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中获得心灵解放.doc
- 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doc
- 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享受语言的美.doc
- 让学生在阅读中扬帆.doc
- 让学生在思维的训练中能动地学习.doc
-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自在飞翔.doc
- 让学生感知美.doc
- 2025年入团知识测试入团测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 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测试题【推荐】.docx
- 2025年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docx
- 2025年最全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轻松考满分【推荐】.docx
-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教育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含答案(小学版2).docx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各地考试测试题).docx
- 避世隐奢豪宅嘉佰道艺术公寓项目景观设计方案.pdf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 (美国景观建筑英语原版).pdf
- 老钱腔调嘉佰道豪宅项目景观方案设计.pdf
- 首届广东省装配式农房设计方案文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