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易安春天主题之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易安春天主题之词.doc

论李易安春天主题之词   摘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伤春”与“悲秋”一样是一个重要且源远流长的表现主题。“女子伤春”在古诗词中数见不鲜。而李易安的词作在表现春天主题类型方面体现了更宽广的内涵,其表现模式极具代表性,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关键词:李易安词 春天主题 类型 模式 艺术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伤春”与“悲秋”一样是一个重要且源远流长的表现主题。《淮南子?缪称训》说:“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高诱注曰:“春,女感阳则思。秋,士见阴而悲。”《诗?豳风?七月》毛传:“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郑玄笺云:“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这种“女子伤春”“男士悲秋”的传统自古而然。而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前人也有阐述,《管子?形势解》云:“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论情景关系时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万象之际,沉吟视昕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春秋相代,物色大变,故心有感兴,评论可谓精到。   “女子伤春”有其特别的心理因素。伤春,意味着一种自惜自怜和缠绵幽怨,带有明显的女性情怀特征。《诗经》中就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何彼裱矣?华如桃李。”(《召南?何彼?矣》)的意象作为春与女子的共同表征,且与青春、爱情勾通。春天,代表着希望和青春美好,于是有“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的吟唱;也反衬着朱颜的寂寞与青春难以久驻的感伤,于是有了“哀众芳之芜秽”“恐美人之迟暮”的喟叹。   关于“女子伤春”。可分两类。一种是“男子作闺音”的伤春,另一种是女性作者的伤春。相对与前一种而言,女性作者的伤春体现出更多的本色,而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李易安的词作在这方面也堪为圭臬。   李易安笔下不仅仅有伤春,其春天主题体现出更大的包容性、立体性。李白《愁阳春赋》云:“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雪;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其“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正可作为李易安这种情感丰富性的诗意表述。在李易安的诗意世界中有“绿肥红瘦”的浅吟低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孤寂难排,也有“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的悲怆哀叹……      一、春天主题之类型      (一)类型一“人比黄花瘦”――深闺独处之寂寞与相思   古人对人生如梦、韶华易逝多有感慨,而春天是最容易引发这种情怀的季节。美的难于久驻让众多的文人看到了人生的无奈惆怅,对此写出了许多精警之旬,如唐人雍陶《过南邻花园》“春风堪喜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宋人王安石《胡茄十八拍》“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晏几道《与郑侠绝句》“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等等。   正因为韶华易逝。古人尤其是女子对于离别倍感惆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天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女子却独守空房,怎能不会感慨?易安词《点绛唇?闺思》道: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全词描写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百无聊赖的情态。面前是即将过去的春天,花儿在雨中悄然落尽,而自己唯有寂寞相伴,倚楼而望,满目青草,遮断游子归来之路。“柔肠一寸愁千缕”“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只寥寥几笔就将一个女子的寂寞与相思的情态刻画的入木三分。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深意笃,却不得不长久离别。“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春天是个容易让人生情的季节,感悟伤怀,触处相思。李清照的词“春归秣陵树,人客远安城。”(《临江仙》)“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诉衷情》)字里行间皆可感其相思盼望之切。李清照将自己在春天的寂寞与对丈夫的相思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诉说出来,让读之者不能不为之感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青春也是,这份难以解脱的惆怅,终是让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   (二)类型二“物是人非事事休”――身世之悲与时代哀感   杜甫在《春望》中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道尽悲凉;李清照身历南北宋交替,晚年独身飘零,其遭逢乱离,命途多舛不输少陵。其中有关春天的许多词作也反映了易安在乱世的身世之苦和对时代的伤感。   在惜春、怜春的背后亦是对自我的怜惜,对时代不幸的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同。”面对着春天的美景更加触动了词人万千情绪,其词《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