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及团运动时期山东督抚对教案认识态度比较探究
义及团运动时期山东督抚对教案认识态度比较探究内容提要:义和团运动时期,山东三任督抚基于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基础对教案产生了不甚相同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教案起因,三位督抚都认为基督教的扩张是教案的直接原因;同时,毓贤和袁世凯又认为部分官员的不作为是诱发教案的重要原因。最后,袁世凯明确指出了列强和基督教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案的处理,张汝梅曲意弥缝,以和为主;毓贤和袁世凯皆主张持平办案。他们对义和团的剿抚之策,也影响了山东教案的产生。?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山东督抚 教案?
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4-19-24
山东是近代教案的多发省份,教案数量居于全国首位,[1](P247)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根据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状态,本文以1898年10月赵三多起义作为义和团运动的开端,以1901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作为义和团运动的终结。 该地民教冲突异常激烈,教案频发不已。此间,共有三位督抚在山东任职,即张汝梅、毓贤、袁世凯。作为山东省级行政首脑,他们对教案的不同认识,必然左右着其处理教案的方式、策略,影响着教案的发展趋向。从个案研究来看,学界对张汝梅论述较少,对毓贤与袁世凯学界则多有论及,但将人物与教案结合研究的论述并不多。[2]本文拟从三位督抚对教案起因认识的异同,其处理教案的不同策略、剿抚之策对教案产生的影响以及造成他们不同认知背后的心理因素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教案起因认识的异同 ?
晚清教案持续时间长、数量多,涉及区域和影响的阶层非常广泛,人们对其认识也莫衷一是。同样,三位督抚对教案起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首先,三位督抚皆认为,基督教的扩张和强横是造成教案的直接原因。?
“巨野教案”对基督教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在山东的直接后果是外国教会加强了各种形式的传教工作。根据研究,巨野教案后,天主教信仰的影响极大地扩展,更多的民众信从天主教,以取得各种形式的“帮助”,主要是因为天主教拥有比新教教士更多的“权能”。[3](P153)教徒在天主教“权能”的庇护下,气焰更加嚣张,以致教案叠生。对此,张汝梅有比较深刻的分析:教民“一经入教,遂以教士为护符,凌轹乡党,欺侮平民,睚眦之仇辄寻报复。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毁谤洋教,或指某人系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欲怵以兵威。不知教士之势愈张,则平民之愤愈甚”。[4](P13)继任者毓贤亦认为,“自西教传入中国,习其教者率皆无业莠民,借洋教为护符,包揽词讼,欺凌乡里,又或犯案?罪,藉为逋逃之薮,而教士倚为心腹,恃作爪牙。”[4](P6)袁世凯也指出,教案的产生与教民的强横有莫大的关系。[4](P28)基督教的扩张打破了晚清山东社会空间、资源既有的分配格局,必然与山东民众产生激烈冲突,教案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
其次,山东督抚对教案起因的认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与张汝梅不同,毓贤和袁世凯认为,山东部分官员的不作为是诱发教案的重要原因。?
毓贤认为:“凡遇民教控案到官,教士必为间说,甚已多方恫吓;地方官恐以开衅取戾,每多迁就了结,曲直未能胥得其平,平民饮恨吞声,教民愈志得意满,久之,民气遏抑太甚,既不能忍,以为官府不足恃,惟私斗尚可泄其忿。于是有聚众寻衅,焚拆教堂之事”。[4](P6) 据此,他将教案发生的部分原因归结为地方官吏处理教案时委曲求全、偏袒外人和教会的强烈惧外性。袁世凯对山东部分官员对教会的态度的刻画更入木三分:”近闻东省官员,非视夷如仇,即畏夷如虎,其仇视者尤足倡民生事,而畏夷者尤足府怨激变。”[4](P28)可见,在二人看来,由于官员缺乏对夷情的了解,对外人或惧或仇的态度为教案的发生再次埋下了祸根。?
第二、袁世凯认为德国入侵山东是引发教案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认为,列强特别是德国对山东的侵略是引发教案的总根源。而在此过程中,传教士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成为德国入侵山东的急先锋,激化了民教矛盾。他指出:“窃维德人窥伺山东,蓄志已久,分布教士,散处各邑,名为传教,实勘形势,而构衅之由亦即阴伏于此。”[5] (P31)事实也恰恰如此。德国圣言会主教安治泰就曾积极怂恿德国侵占胶州,故鲁民对德国侵略者的仇恨,首先对准了德国天主教会。薛田资曾说:“统计表明,几乎每个天主教士都受到过以此袭击、抢掠和殴打。”[6](P81)1898年5月26日马泽轩神甫在其一封信中说:“不祥的谣言不断传来,外教的帮会分子甚至议定了屠杀全体传教士和教徒的日期,因为他们把传教士和教徒视之为德国人侵占胶州的原因。”[7](P211)连《柏林民报》也刊文说:查闹事之由自德国占据胶州始。德国首先并吞中国地方,俄、美随之……。中国有中国之教,何以必欲使从西教。欧人所传之教名为耶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pdf VIP
- 泰和安消防故障处理方法.docx VIP
- 食堂食材配送方案1.docx VIP
- 泰和安联动程序详解.docx VIP
- 初中生物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docx VIP
-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doc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海湾JB-QB-GST500、 JB-QGQT-GST50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docx VIP
- 每日一练---三年级数学下册--天天练5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