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及经济思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及经济思想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及经济思想摘 要:中国经济学在民国时期有较大发展,一是经济学论著大量出版,著作有19497种,其中专著3837种,译著1781种;明确以经济类命名的刊物2448种;报纸的经济专栏364种。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以及传统经济思想等各派之间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他们对基本经济理论、社会性质、经济制度、工业化道路以及人口、土地、货币、财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成果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经济论著;经济思想;百家争鸣 Chinas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 SUN Da?quan (School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Chinas economics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Republican Era. Firstly, a large number of economic writings were published: there were economic19497 works, including 3837 monographs and 1781 translated works; there were 2448 periodicals with economics explicitly in their names and 364 newspaper economic columns. Secondly,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ed, including Marxist economic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raditional economic thought. They probed into basic economic theory, the nature of the society, economic system, industrialization path and issues concerning population, land, money and public finance. Some of their results are still enlightening today. Key words:The Republican Era; economic works; economic thought;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传统中国有丰富的经济思想,但没有近代意义的经济科学,中国近代经济学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教育、科研、出版机构,涌现了大批经济学家,发表了成千上万的论著,探讨了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关于如何认识和评价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情况,胡寄窗先生早在1984年即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权威论述。[1]本文在胡先生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史料和个人的浅见,对民国时期经济学论著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界讨论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述,以期增进对民国时期经济学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 经济学论著的繁荣 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论文和论著。当时经济学家赵兰坪指出:1934―193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关于币制、白银、经济、金融之论战文字,据吾人所知,约有五六千篇”[2]。由此可见当时经济学界的盛况。对该时期经济学论著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加深对中国近代经济学发展状况的了解 (一)经济学著作 笔者根据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经济》(1911―1949)和谈敏主编《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二书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 统计方法:先按年统计《民国时期总书目―经济》的书籍16034种,然后将《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收录而《民国时期总书目―经济》未收录的书籍一一标出,并将此标出的补充书籍进行统计,最后将两项统计汇总 从表1出版总量分析,民国(1912――1949)年间中国经济学学界著作总数为19497种。在当时的出版条件下,对于一种从无到有的新引进的学科,其接近2万的著作数量应是相当惊人的。从出版时间分析,1911年以前(清末)10年著作总量才111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