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伴双肺转移TACE治愈一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癌伴双肺转移TACE治愈一例

肝癌伴双肺转移TACE治愈一例[关键词] 肝癌;双肺转移;TACE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39-03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仅10%~15%的患者有进行外科手术的机会,绝大多数患者往往因肝功能状况差、恶性程度高、肿瘤体积大以及肿瘤的扩散和转移等诸多因素,延误了手术时机。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行之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已成为目前临床首选。本例为乙肝肝硬化患者,当感到临床不适时已是左右肝癌并双肺转移,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时机,通过3次TACE治疗,目前肝、肺肿瘤病灶或消失或得到有效控制,甲胎蛋白(AFP)、肝功能、CT、胸片等复查均正常,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 1 临床资料 患者井某,男,54岁,2004年6月因“肾结石”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功能轻度异常,当时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出院,院外多次查肝功能轻度异常,未特殊治疗及随访。2007年底感乏力明显,食欲减退,且出现肝区隐痛不适,体重略有下降。2008年4月24日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复查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ALT)75 U/L、谷草转氨酶(AST)57 U/L、总胆红素(TBIL)15.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4 μmol/L;白蛋白(ALB)45.2 g/L;AFP 1 688 ng/ml、乙肝病毒DNA(HBV-DNA)8.014×106 copies/ml;腹部B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肝右叶异常回声区。为进一步诊治于2008年5月7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肝癌?”收住院。病程中伴有干咳,无发热、胸痛、咳痰、咯血等症状,精神、睡眠尚可,二便正常。入科后查体:体型较瘦,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柔软,肝剑突下1.5 cm可触及,质硬,表面光滑,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乙肝免疫学标志物: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肝功能:ALT 46.45 U/L,AST 51.83 U/L,TBIL 27.33 μmol/L,DBIL 12.80 μmol/L;ALB 45.02 g/L;血常规:白细胞(WBC)12.9×109/L,中性粒细胞(NEUT)71.3%,红细胞(RBC)4.23×1012/L,血红蛋白量(HGB)146 g/L,血小板总数(PLT)254×109/L;大便潜血(+)。胸部正位片检查所见:双侧胸廓对称,骨性结构完整;纵隔及气管居中;右肺中野、右肺门处及左下肺野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楚;其余肺野内基本清晰,心影大小、形态及位置如常;双膈顶光整,肋膈角锐利。印象:双侧肺内转移瘤?上腹部CT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多发性结节,转移癌可能;肝左叶内侧段片状影,性质待定;脂肪肝;胆囊炎可能。上腹部增强CT示:肝左叶内侧段见片状低密度影,胆囊腔右侧壁增厚明显;注射照影剂后,动脉期:肝左叶内侧段片状低密度影呈较明显强化,并可见延续至其内至动脉血管影;胆囊右侧壁较其余侧壁强化明显,肝右叶后段上缘及左叶内侧段低密度影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明显增强,以边缘强化明显,内部可见轻度强化不明显区,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延迟期肝右叶后段上缘及左叶内侧段低密度影强化程度减弱明显,边界变模糊。胰腺、脾脏、双肾各期强化未见明显异常。印象:肝左叶内侧段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考虑肝右叶后段上缘及左叶内侧段转移;胆囊右侧壁浸润。诊断意见:原发性肝癌;肝癌伴双肺转移。2008年5月15日经与患者本人及家属沟通并请介入科会诊后同意行TACE治疗 TACE治疗方法: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局麻后采用改良Seld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送入导引导丝,置入5F动脉导管鞘。送入5FRH导管行肝动脉照影,造影剂为370 mg/ml碘佛醇约150 ml。血管造影所见:肝右动脉血管明显增粗、扭曲、畸形;肝左动脉未见明显的肿瘤供血动脉;实质期肝右叶呈不规则染色,边界欠清晰;未见动-门静脉漏。右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所见:右侧支气管动脉下支见扭曲、畸形的血管,左侧支气管动脉下支亦可见纤细、扭曲、畸形的血管,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经过及处理:肝动脉造影结束后,将微导管超选择性至肝右动脉,将5-氟尿嘧啶(5-FU)1 500 mg进行化疗灌注,结束后将丝裂霉素(MMC)16 mg、顺铂(DDP)20 mg与超液态碘油(LP)10 ml充分乳化后在实时监视下缓慢经导管注入肿瘤供血动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