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侍中非加官考.pdf
西 汉 侍 中 非 加 官 考
李 浩
提要: 史家对西汉侍中一职的研究多有所涉猎,但主要是从中朝加官的角度或者是从门
下省的发展角度加以论述,往往忽略甚至否定了其作为本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对西汉
侍中职官进行梳理和考证,以期对西汉侍中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 侍中 西汉 职官 加官
作者李浩,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上海 200062)
学者谈及西汉侍中,必然引用《汉书·百官公卿 中,古官也,或日风后为黄帝侍中,周时号常伯,……秦
表》中所言的:“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 始皇复故。”⑦
官。”①这条材料来论证其为加官。《秦汉官制史稿》明 侍中之官似乎起源于黄帝时期,但是黄帝时代距
确提出:“侍中……只可以肯定,西汉是作为加官 离遥远似不可考。
”
… … ⑦
。 正如《汉书·百官公卿表》考证关于侍中的考证引
然据笔者统计,在涉及西汉历史的文献中,有关侍 召南按语说:“表不言置官本末,改汉官也,沈约《宋志》
中的记载,《史记》有22处,《汉书》有197处,所涉及三 甚详。若晋志谓黄帝时风后为侍中,则杜佑所云,出兵
种含义:一为职官,一为动宾,一为加官,并非如史家言 家谶书,不足信也。”④
侍中必为加官。本文试图从侍中的起源、发展、职掌、 那么周、秦之有侍中可信与否呢?
机构、制服等角度对侍中的情况加以具体分析,来论证 《太平御览》卷二一九侍中条又引应劭《汉官》日:
侍中在西汉并非简单的加官并对其作为职官有一个全 “侍中,周官也。……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
面的认识。 中。”⑤
《通典·职官三 ·侍中》云:“侍中者,周公戒成王
立政之篇所云常伯,任以为左右,即其任也。秦为侍
中,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
论及一个官制,必然首先要言其发端,观诸史料, 另外在《太平御览》卷一三五秦始皇太后条引《说
侍中之名始之久远。 苑》日:“(秦 毒)与侍中左右贵人棋博饮酒。”
《太平御览》卷二一九侍中条引环济《要略》日;“侍 《资治通鉴》卷八秦二世二年:“赵高……说二世
①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39页。
⑦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287页。
⑦⑤ (北宋)李舫、李穆、徐铉等编纂;《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041、1041页。
④ 转引白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56页。
@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页。
一 89 —
浙江学刊 2007年第6期
日,……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 中,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人禁中,诸曹受
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 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
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 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
侍中用事。”① 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
可见,周、秦尤其是秦之有侍中应该可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