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噶玛兰族
男性的婚姻條件是獵首及高超的狩獵技巧 傳統宗教是祖靈信仰,子孫必須遵從祖先的“gayan”(即風俗) 太魯閣族人嚴格的遵守著同一親族不婚的禁忌 太魯閣族 主要分於南投縣仁愛鄉、 花 蓮縣秀林鄉、萬榮鄉。 父系社會 黥面文化:太魯閣語稱「巴 大斯克拉斯」 織布文化(得米弄卡巴安): 是女子婚前必備的 才藝本領 回上頁 番社采風圖,刈禾 番社采風圖,捕魚 回上頁 日治時期人類學者正在測量臺灣平埔族男性的頭長 回上頁 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 回上頁 臺南地區,平埔族留下的拜壺習俗,壺前放的是檳榔,甕中插著澤蘭葉和芒草 噶瑪蘭族 主要分布蘭陽平原、臺東縣長濱鄉、花蓮縣豐濱鄉 自稱「卡瓦蘭」(Kavalan),意為「平原的人類」, 以區別於居住於山區的泰雅族群 屬於母系社會 傳統豐年祭 族人歌舞作樂情景 回上頁 * 第 1 節 考古發現與意義 * 第 2 節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南島語族與臺灣原住民 臺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 又稱馬來西亞玻利尼西亞語系 臺灣是其分布北界 文化特徵:斷髮、束腰、鑿齒、紋身…等 原住民名稱的改變 清朝 將歸順及漢化的原住民稱為「熟番」,未歸順者稱為「生番」。 日治時期 稱為「蕃族」或「高砂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行政上稱為「山胞」,並分為「平地山胞」、「山地山胞」。 1980年代以後 1980 年代以後,原住民發起正名運動 1994 年政府正式更名為「原住民」 1996 年行政院成立「原住民委員會」主管原住民事務 族群︰阿美族、泰雅族、賽夏族、鄒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排灣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臺灣原住民分布圖 賽夏族 泰雅族 賽德克族 邵族 鄒族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布農族 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 噶瑪蘭族 阿美族 魯凱族 卑南族 排灣族 達悟族 2014年6月26日通過核定 社會組織與祭典 高山族 分布:中央山脈或東部 目前仍保持較完好的原住民文化 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社會組織不同 家族制度 父系社會:泰雅、賽夏、鄒、布農族 母系社會:阿美、卑南族 部落組織 貴族社會:排灣族、魯凱族,土地為貴族所有。 祭團組織:泰雅族,以部落的近親為核心,加上遠親及無系譜關係的人組成 漁團組織:達悟族,有勞動力的男子組成,一起造船、修船、捕魚,並平分漁獲。 長老會議:阿美族、賽夏族,處理族中重要事物。 部落組織 原住民的主要祭典 泰雅族:祖靈祭、狩獵祭、播種祭、摘穗祭、收割祭 布農族:打耳祭、播種祭、小孩祭、新人祭、收穫祭、開墾祭 鄒族:凱旋祭、粟播種祭、稻播種祭、刈粟祭、刈稻祭、狩獵祭、祖靈祭 邵族:播種祭、狩獵祭、豐年祭 阿美族:新年祭、天地祭、薪祭、播種祭、成年祭、捕魚祭 原住民的主要祭典 達悟族:播種祭、飛魚祭、船祭 卑南族:猴祭、豐年祭、大獵祭 排灣族:五年祭、收穫祭、狩獵祭、川祭、竹竿祭等 魯凱族:粟收穫祭、豐年祭等 賽夏族:祖靈祭、矮靈祭、開墾祭、播種祭、收割祭、入倉祭等 太魯閣族:播種祭、祖靈祭、收穫祭 原住民的主要祭典 撒奇萊雅族: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收藏祭 賽德克族:祖靈祭 拉阿魯哇族:貝神祭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河祭 噶瑪蘭族:海祭、歲末祭祖、入倉祭 平埔族 分布在西部平原和東北平原的平埔族,與外人接觸較早,多與漢人通婚,因此改變其原有的語言和生活方式,大多已漢化。 關於平埔族的文獻記載 十七世紀初,陳第跟隨沈有容追擊海盜來到臺灣,接觸到大員(臺南)一帶的平埔族,《東番記》是關於平埔族最早、最詳實的文獻記載。 清雍正年間的巡臺御史黃叔璥,著有《臺海使槎錄》, 對平埔族有細微的觀察。 乾隆年間,巡臺御史六十七命人畫的《番社采風圖》則紀錄了十八世紀平埔族的生活。 平埔族分類 目前平埔族分類,主要根據日治時期的研究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 大抵上分為西部平原的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布拉、巴則海、貓霧拺、洪雅、西拉雅等部族,而有的部分又可細分為數個亞族。 社會型態與宗教信仰 多為母系社會,以狩獵和農耕為生 社會型態是原始的部落社會 公廨是部落的中心,是議決事情的場所,也是祭祀信仰的中心 具有濃厚的祖靈及神靈觀念,定期舉行祭儀,表達對神靈的崇敬 平埔族因為和外人接觸較早,文化、語言流失得非常嚴重。 目前保留的著名祭典有西拉雅的阿立祖夜祭: 1.阿立祖的信仰主要以祭祀壺甕等物為祖靈象徵 2.受漢人影響,也立塑像和神位 噶瑪蘭族 平埔族中唯一保留語言的族群 保留新年祭祖(palilin)、海祭、豐年祭等相關祭典 長濱文化的八仙洞遺址 長濱文化的石片 回上頁 網形文化的石器 日治時代在左鎮菜寮溪發現古老化石 回上頁 大坌坑文化的陶器製作得非常漂亮,陶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