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二册——雨中登泰山
第一单元
一 雨中登泰山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学习本文描绘景物抓住特征,剪裁疏密有致,叙述旁征博引的写作方法。
3.学会课文写雨的方法与作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感情,引导学生树立不畏艰险、百折不回、奋勇登攀的凌云壮志。
课文分析
本文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表达了作者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作者想登泰山的心情由来已久,十分迫切。
第1段:引杜甫诗、《孟子》文以及将过泰山而不登比作“欠债”,表达想登泰山的心情由来已久,十分迫切。“惜乎”、“错过”等词,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第2段:写天气不好,不能登山,就“憋闷”;天色转白,能登山,就“兴致勃勃”。继续写想登泰山的心情十分迫切。
第二部分(3~9段):以登山进程为记叙顺序,“移步换景”地描述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
第3段:写在山脚纵览泰山全貌及在山麓看虎山水库。写全貌突出雨中特点:灰蒙蒙一片将老大一座高山裹了一个严实。写虎山水库突出水势浩大(亦是雨中特点):用准确的动词“跃”、“铺”、“碰”、“激”、“撒”等直接描绘;借“虬在湾”的地名,巧妙地把奔腾的大水比作“翻腾”的巨龙(当然,“绕个弯”说,要比直接比喻更具文采);又用大坝内外的对比,突出水势的汹涌澎湃。
第4段:写在七真祠避雨。“七真”的塑像,作者并不欣赏;“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作者赞赏有加。这是“有感而发”而不“人云亦云”。
第5段:写冒雨走上登山的正路。本段略写名胜景点,详写山泉雨水,云开雾合。因为游记不是导游说明,不能照抄资料;因为要突出“雨中泰山”的景物特点。至于对经石峪多写了两笔,那是因为“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为泰山所独有,带有特殊性(其他如石坊、长门洞之类,各处名胜几乎都能见到),所以略有“偏爱”。
第6段:写在二天门小憩。登山登到这里,略做休息;记游记到这里,也略做调整。行文手法张弛有度。
第7段:写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过云步桥。突出山势陡峭: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写两种瀑布:一种是挂在山沟对面,像“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一种是“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
第8段:写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写慢十八盘,突出野花野草长势喜人:“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写紧十八盘,引古诗文突出山路之陡。
第9段:写泰山极顶。交代了小店、山石、有关传说之后,重点写山顶所见云雾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象。
第三部分(10~11段):写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强调这次登山使人感到意兴盎然。
第10段:用没看到日出也不扫兴,反衬雨中登山有独得之乐。
第11段:用“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概括本次登山的经历,强调“意兴盎然”。
文章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选材得当。总的说来,详写自然景物,如山岚流瀑、云开雾合、奇松怪石、野花野草等,其中强调一个“雨”字,突出“雨中泰山”的特点;至于名胜古迹,除为泰山所独有(如经石峪)或作者有独得之见(如七真祠中的塑像)或突出泰山本身的特点 (如紧十八盘之陡)之外,大多几笔带过。
思路清晰。先写登山前,再写登山时,再写下山后;写登山时又是按照登山的进程,随着立足点的变化,“移步换景”地组织材料,自然严谨。
写景富于变化。有全景有局部,有远眺有近看,有仰望有俯视,有动态有静态。角度丰富多变。
语言典雅流畅。阅读本文,有作者如在眼前与你娓娓而谈他的这次旅游经历之感;文中间或引用的古诗文,使文章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格调积极。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祖国河山及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踪,识别文中重点描述了哪些内容。
1.自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
2.教师小结,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本文以作者登山进程为顺序,“移步换景”地描述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二是本文重点是描写山岚水势、云开雾合,对名胜古迹,虽提到不少,但详加描述的不多,因为要突出“雨中泰山”的景物特点。
二、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1.如何写雨中的山、水、云雾?
(1) 第3段写山的全貌突出了什么特点? 哪些词语能够突出这一特点? (从略)
(2) 写虎山水库一层并没有着意写雨 (明显提到的只有一句“迎着斜风细雨……”),但却处处紧扣“雨”字,何以见得?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明确:作者着意写水势之大,就是紧扣“雨”字——晴天不会有这等大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全套推荐.ppt VIP
- 05J927-1汽车库建筑构造图集.pdf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讲话:教育从来不靠一个人燃烧,而靠一群人沉下去!.docx
- 中小学校服验收记录单(参考模版).doc VIP
- DLT5418-2009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2 Integratedskills课件.ppt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面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0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 详解《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3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