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构建.doc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构建
摘要: 许多英文诗歌中也有意象的创造性使用,在翻译成汉语时亦应考虑对其中的意向的辨识和阐释,挖掘诗歌的意境,在了解中英诗歌意象使用方式差异的基础上,对意象做到恰到好处的处理。在译诗中的意象构建既要注重原诗形式和内涵,反映原诗的美学创造性,又要根据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体验和心理需求做出变通和调整,使译诗也能和原诗一样具有和谐的美感。
Abstract: Imagery is also used in many English poems. When translating the poems into Chines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first identify and interpret the imagery correctly and explor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n to make a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imagery on the basis of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in using imagery in the two langu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ry in the translated poem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s effort to represent the aesthetic innovation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orm and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s. Meanwhil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make corresponding alteration and adjustment considering the TL read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 In this way, the translated poems may well suit the TL readers demand for a harmonious beau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关键词: 诗歌;翻译;意象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imager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0-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0JK027);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19)。
作者简介:王卫强(1967-),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
0 引言
在诗歌的诸多美感要素中,意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意存在的重要条件。由于意象的存在,诗才成为诗,而非日常的文本。注重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这种传统被介绍到西方之后,对西方的诗歌传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引发了以庞德为代表的美国文学史上的“意象派运动”,使意象创造和运用成为美国诗歌创作的自觉手法。虽然英美诗歌传统在意象派运动之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这并不能说英美诗歌中就没有意象运用。实际上,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表达人文精神的诗歌,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强调理性、温和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到注重精神情感和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歌,再到用试验性创作手法表现人在工业化影响下的精神空虚的现代派诗歌,都可以从中找到各种意象的创造性使用,这为诗歌之美和恒久魅力增色不少。
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单位,诗歌翻译不仅要考虑意象的辨识、阐释,而且要考虑在译诗中意象的合理构建,这关乎译诗的诗性是否能够保存,原诗艺术效果是否能够得以对应传递,译诗读者是否能够获得相似的审美体验(即美感)等方面成与败的关键。本文将从诗歌的意象概念出发,通过分析英文诗歌中的意象创造,找出诗歌意象构建的有效方法,并对译例做出评估和鉴赏。
1 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说:“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1]。通过后继唐宋诗家的补充和发展,“意象”说逐渐完善。按照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人总是“立象”以“尽意”,“象”为“意”设。意象是一种复合体,它包含诗人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意”通过“象”来呈现[2]。中国人讲求的诗歌意境,可以通过意象排列组合叠加而在人的心理产生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而感受出来。例如马志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舞蹈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doc
- 试论艺术中的“丑”.doc
- 试论艺术伦理的超道德性.doc
- 试论苏联对联邦德国缓和外交的成因.doc
- 试论荒诞美学范畴.doc
- 试论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形象.doc
- 试论触网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及基本对策.doc
- 试论言语反馈项目与话轮的连续统关系.doc
- 试论计划用水在灌区中的应用.doc
-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
- 高中生物实验课:虎尾兰对教室空气质量及CO₂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河道修防与防冶工《堤防工程试题预测》考试题.doc
- 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销售市场细分领域市场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预制菜市场潜力挖掘:2025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耕地土壤改良与质量提升技术应用研究.docx
- 水产品加工基地拆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doc
- 字节跳动短视频算法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科技创新券资金申请项目评估与风险控制报告.docx
- 社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