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虫并雕,学好《论语》.doc
龙虫并雕,学好《论语》
摘 要: 中学《〈论语〉选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为达此目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咬“文”嚼“字”,亲近《论语》;引导学生揣摩篇章,理解《论语》;关联作文,深入《论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论语〉选读》 咬“文”嚼“字” 揣摩篇章 关联作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浙江省被列为高中语文的1A选修课程(要学半个学期),并被确定为高考内容。
《论语》自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是儒家经典;《论语》是对话体语录,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片言只语,名人警句;《论语》是文言,对于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来说,恐怕比学外语还难。
到底该怎样教学《〈论语〉选读》?我认为,我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论语〉选读》,而非像“百家讲坛”那样向大众讲述《论语》,因此必须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切忌凌虚蹈空。事实也是如此,《〈论语〉选读》这本书每一课的课后,均有“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这三大块内容,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极好体现。我们应该龙虫并雕,既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使语文课不失为语文课。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里学《论语》,而不是在历史课,或政治课,或其他学科里学《论语》。
《〈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在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而文章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物,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
我曾尝试着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一、咬“文”嚼“字”,亲近《论语》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由字型构造的巧妙性所带来的字义孳生的丰富性,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天地,其人文含蕴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学习文言,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更离不开对汉字的重视。
1.从“字”开始,激发兴趣。
我检查学生背诵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的“闻斯行诸”章(《论语?先进》第22章),发现学生总是将最后一句“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中的“求”和“由”背颠倒了,这是由于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我问学生:“‘路由器’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那能否借‘路由器’来区别‘求’和‘由’?”反应快的学生恍然大悟:“噢!子路,字仲由。‘由’是‘经由,经历’的意思,与‘路’有关。”“那‘冉求’字‘子有’,‘求’与‘有’有何联系?”“求了才会有。”这样理解字义,再加上了解了冉有的退缩、子路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将“求”和“由”背颠倒了。
引导学生探究字和名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汉字,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并进而亲近《论语》,感受《论语》等古籍的博大精深。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找出一位有“字”的名人,说说他的“字”与“名”的关系;琢磨名人的“字”与“名”,根据父母给你起的“名”,给自己起个“字”,并从中领会父辈的期望(要求每位学生上台发言)。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兴致很高,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现举例如下:陈露,字晨;林强强,字仁谦;余翔,字潜底;王舒君,字逸贤;翁天琪,字羽凌;张?D懿,字嘉旭;金梦依,字夕仁;华义杰,字正平;魏楚寒,字暄。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问我:“邱老师,你的名有什么含义?你给自己起什么字?”我回答:“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存’取‘存念’之意;据此,我可以给自己起字为‘怀国’。”
2.懂得引申,善于迁移。
“字”从“文”来,“字”从“名”来。我问学生:“‘字’的本义是什么?”无一能回答。当我说出“生孩子”(“宀”为房屋,房屋内一个子)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最后,他们探究到了“字”的来龙去脉:孩子是父母的后代,代代繁殖,越来越多,而合体的“字”由独体的“文”繁殖而来,文字由象形发展为会意、形声等,越来越多;“字”是由“名”孳生出来的,“字”是“名”的意义的发展。
汉字的“繁殖”、“发展”就牵涉到汉字的引申,不懂得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学好汉字。不能真正学好汉字,怎能真正学好汉语?学好汉语当然不能排斥文言,而只有学好文言,才能做到真正学好汉语,才能真正学好《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第十四课《中庸之道》,选自《论语?里仁》第10章),此中的“适(繁体字为‘?m’)”“莫”,课本分别注释和翻译为“亲近”、“淡漠、疏远”,如果不了解“?m”的本义为“往,到”(“适”的“走之儿”可作解义的标志),“莫”即“暮”的本字,其本义为“日落的时候”(字形:太阳落在草丛里了,“大”是“艹”的变形),那对课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N_IEC_60034-14-2018 旋转电机 - 第 14 部分:轴高 56 mm 及以上的某些机器的机械振动 - 振动严重程度的测量、评估和限制 (IEC 60034-14-2018).pdf VIP
- 提高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pptx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1课件-外研九上(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大学试题《工业通风与除尘》考试题库无答案.doc VIP
-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治疗学呃逆PPT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VIP
- T/CASEI62001—2019 起重机械 安全状况评估.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秋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