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狂鼓史》中祢衡形象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渭《狂鼓史》中祢衡形象分析

徐渭《狂鼓史》中祢衡形象分析   摘 要:祢衡作为古代文人的代表,显示出古代知识分子清高不屈的人生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狂鼓史》的创作背景、情节设置、角色设置和写作技巧,进而得出作品在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对比中涤荡着的同情与希冀,并体会作家蕴含在作品中的对世情人生的哀叹与悲鸣 关键词:祢衡 《狂鼓史》 形象分析 一、徐渭的生平对祢衡形象的影响 徐渭年幼时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陶望龄说他“性绝警敏,九岁能属文。年十余,仿杨雄《解嘲》作《释毁》”。成年以后,他自称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可以说在这些领域以及戏曲创作方面他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可是这样一位才子却在科场上屡屡碰壁,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他先后九次参加考试;二十岁考秀才名落孙山,后经苦苦哀求,特许复试,勉强上榜,被录取为县学生员;以后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他连考八次,每次赴杭州都以失败而告终。如此耗尽心血的苦苦追求让徐渭三十二岁就两鬓斑白。科举的黑暗、官场的舞弊使得徐渭渐渐清醒,自己一身才华被埋没,都是由于当时那个社会的不公。但是徐渭不仅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他更具有狂妄不羁的性格。《徐文长传》有这样的描述: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和,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当有名望的人去拜访他,他甚至将其拒之门外。这样的怪癖不屈、不媚权贵的性格使徐渭为世俗不容,如《徐文长传》又言:“晚年愤亦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于是,在徐渭的眼中,《三国演义》中的祢先生这个同样才华绝顶、光芒四射却被奸佞权臣所残害的读书人正是自己的写照。小说作者笔下的善恶,与徐渭笔下的善恶渐渐重合,在此基础上,徐渭创作出杂剧《狂鼓史》 二、阴阳观中体现出的同情与希冀 《狂鼓史》中把故事的场景搬到了阴间,祢衡劫满之后被上帝召为修书郎,即将赴任之际,判官要求“把旧日骂座的情状,两下里演述一番。留在阴司中,做个千古的话靶”。这样,徐渭《狂鼓史》的故事就在阴森恐怖的阴间演出,与华丽奢侈的曹帐大宴这个故事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阴间的观念是中国古代生死观的体现。徐渭在《狂鼓史》中设置这样一个阴间世界,再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世界。“阴间”是人死后的世界,又称“阴司”“阴曹地府”“地狱”等。中国人相信鬼的存在,鬼即“人死为鬼”,鬼生活在阴间世界。阴间原是一个虚幻的空间,但务实的中国人把它化虚为实。中国的阴间观念是古已有之的一个对死亡的观念。9―10世纪,中国本土原有的阴间系统和外来的佛教地狱系统合流,产生了对中国后世信仰影响最大的地域“十殿”信仰。“十殿”信仰认为,人死后亡灵都要到地狱经受公正的审判。善者可以得到奖赏,或者至少免受痛苦;恶者则要受到最残酷的刑罚,而且得备受众多的折磨、无穷的痛苦。这种观念在《狂鼓史》里有所反映,祢衡与曹操于阴间世界再会。这种“十殿”阎罗的阴间观念实际上是当时就已经在中国被广为接受的佛教思想影响的结果。佛教根据人们生前的善恶行为,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六道轮回说……最低的最痛苦的是地狱。人们在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修善者随福业而上升,作恶者随罪业而下堕,如此生生延续,世世浮沉。……地狱是梵文Naraka的意译,为阴间众生受磨难的所在。佛教的地狱特别突出“狱”的特点,即刑罚,世间之人无论生前贵贱贫富,均要到地狱接受冥王的审判。佛教的地狱数目众多,且极为混乱,大致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狱诸种。人死后要为生前的行为付出代价的观念深深地印刻在徐渭的脑海中,成为徐渭在人生道路遭遇磨难和曲折时的一种寄托和安慰。在阴间,祢衡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一身才华得以施展。祢衡在阴间做了官,“玉帝差人召祢先生”。就是徐渭剧中那个而生前害死祢衡的曹操,在阴间沦为了阶下囚,受到了审判,为活着时候的罪付出代价。《狂鼓史》的开篇中作家创造了一个人物察幽。察幽是地府判官,察幽这个名字饱含深意,“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幽是指阴间世界或者说幽冥界,平是指公平、正义。察幽意为在阴间,能够明察秋毫、解决不平之事的人。察幽作为一个判官,也恰恰担任了这个角色,在他的引导下,阴间的祢衡和曹操重现了生前的情景,使得祢衡生前的冤屈得到伸张。剧本中察幽有这样一句台词,揭示了察幽这个角色的作用:“俺待要请将他来,一并放出曹瞒,把旧日骂座的情状,两下里演述一番,留在阴司中做个千古的话靶,又见得善恶到头就是少债还债一般,有何不可!”所以《狂鼓史》中判官察幽是个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引导下曹操的罪恶得到再现,祢衡现世的债得到报偿。徐渭创作了在阴间对曹操审判的故事,使得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的事情在阴间得以实现,这是徐渭的美好心愿的表达。在死后的世界,祢衡的枉死得到了报仇,恶人曹操得到了惩罚,这是生前作恶、死后受罚的因果报应观念的表达 三、“剧中剧”暗含真情 《狂鼓史》是一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