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袁沟特大桥混凝土墩身外观质量控制
提高桥梁混凝土墩身外观质量
小组名称: 宁西二线项目部第二工程队QC小组
注册号:
小组类型:
企业名称: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日期: 2013年1 月
一.工程概况
大袁沟特大桥是宁西二线铁路的主要控制性重点工程,起讫里程为:DyK335+835.21~DyK336+501.82,桥全长为666.61m,中心里程DyK336+169。设计孔跨布置为1-24m+1-32+3-24+16-32m简支T梁,设计时速为160km/h,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桥墩高度从4~16m不等,桥墩为1类圆端型实体墩,桥台为T形桥台,墩台基础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5,环境等级为T2。本桥为单线,位于河南省西峡县袁店村距312国道约500米,为排洪兼立交而设。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明显,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根据设计对水质化验分析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可以用做施工用水。
二.QC小组概况
QC小组概况表 表1
小组名称 铁路工程桥梁墩身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3年3月22日 小组类型 现场型 小组注册号 活动时间 2013.3~2013.9 活动次数 注册时间 课题名称 提高桥梁混凝土墩身外观质量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职责 小组分工 受TQC教育时间 1 侯龙江 男 队长 工程师 组长 全面负责 90h 2 任元杰 男 总工 工程师 副组长 策划组织 90h 3 张盼力 男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副组长 方案制定 90h 4 张小涛 男 工程部部长 助理工程师 组员 技术负责、落实方案 90h 5 呼红梁 男 试验员 助理工程师 组员 现场控制、检查、资料整理 80h 6 张琦 男 安质部部长 助理工程师 组员 质量检查 80h 7 范虎 男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组员 现场施工,技术负责 80h 8 傅兴武 男 调度员 助理工程师 组员 拌合站调度统计 80h 平均受TQC教育时间:85小时 制表: 日期:2013.3.21
三.选题理由
理由1:大袁沟特大桥距312国道300米,附近为第一号拌合站,交通便利,质监站及业主每次检查都极为关注。墩身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公司的信用评价结果。
理由2:大袁沟特大桥墩身采用C35(T2)高性能混凝土,而我们以前从事的高速公路施工较多,高速公路对混凝土耐久性没有特别的要求。致使我们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多。高性能混凝土对墩身外观质量的影响如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理由3: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化学侵蚀、钢筋锈蚀等与混凝土的表面状态息息相关。表面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因此,必须解决好墩身的外观质量问题。
为了展示企业形象、建造精品工程、强化施工质量、保证耐久性能要求、满足标准要求,我们成立大袁沟特大桥墩身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致力于提高桥梁混凝土墩身外观质量,争创优质工程,为我公司以后从事混凝土施工在外观质量控制上积累经验。
四.现状调查
2013年3月20日~2013年4月5日,我们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大袁沟大桥墩身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记录、打分和汇总,归纳了出现的问题,共计49个。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其结果如下:
影响墩身外观质量的因素统计如下表:
外观质量问题调查表 表2
序号 存在问题 频数(次) 频率(%) 累计频率(%) 1 表面起砂 23 46.9 46.9 2 接缝处错台 6 12.2 59.1 3 表面气泡 12 24.5 83.6 4 色差 3 6.1 89.7 5 起皱 1 2.0 91.7 6 漏浆 4 8.2 100.0 合计 49 100.0 100.0 制表: 2013年4月5日
现状调查图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发前后图片.ppt
- 外科感染(新).ppt
- 外科补液课件(PPT27页).ppt
- 多元伙伴关系视角下的城市合作发展模式探索_龚蔚霞.pdf
- 多发伤救治病例.ppt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细胞因子靶向治疗.pdf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_黄影.pdf
-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运用.doc
- 多场景应用的单色线性图标素材.pptx
- 多学科协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大学农技推广模式探索与实践_汤国辉.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