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分子簇中氢键作用 - 化学通报
化学通报 2005 年 第 68 卷 w137
水分子簇中氢键作用
张建平 赵 林 王林双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072)
摘 要 概述了近年来为揭示水分子簇存在形态的成因所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指出除范德华力
外,氢键和似共价键是水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总结了水分子簇中氢键的四种作用方式,包括协同效
应、氢键的转动、氢键的振动以及氢键变换;分别讨论了这四种作用方式以及似共价键对水分子簇存
在状态的影响,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分子簇 氢键 似共价键
Hydrogen Bonds in Water Clusters
Zhang Jianping, Zhao Lin, Wang Linshua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that reveal the formation of water clusters have been
summarized. Besides van der Waals force, hydrogen bonds and quasi-covalent bonds between water
molecules are major forces. Four kinds of kinetic motions of hydrogen bonds in water clusters are outlined,
including cooperative effect, rotation, vibration and inter conversion, and the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of water
clusters caused by quasi-covalent bonds and H-bond kinetic motions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erspective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Water clusters, Hydrogen bond, Quasi-covalent bond
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关于水分子簇结构与功能
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科研前沿的热点之一,其深层研究可望为揭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本
[1~3]
质问题提供有力工具 。
近年来,随着光谱科学和微观测试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轨道理论的介入,水分子簇的研究进
入了量子时期,从而为揭示水分子簇存在形态的成因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基于蒙特卡罗模拟
的极化-解离多体经验势能函数(PD-PEF)[4]在计算(H O) (n =2~8)的水分子簇的结构特征和分子
2 n
尺度过程中,将氢原子视为单一的裸露质子,由于其充分考虑到分子间氢键及分子内部作用力的影
[5,6],应用从头计算法的独
响,适于计算水分子簇的结构特征参数。在六元水分子簇稳定性的研究中
立分子模型,通过平动矢量和欧拉角将簇中每个分子的位置和取向逐一标定,总结出六水分子簇的
五种结构形式,并通过计算氢键强度及自由能的大小,得出环状六水分子簇具有最稳定结构的结论。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加州大学 Ber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乙醚团簇的激光电离质谱及从头计算! - 物理学报.pdf
- 环保型电镀锌及合金钝化液环保型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环保型电解 .doc
- 一阶电路的计算.ppt
- sn30ag05cu 倒装焊点中的电迁移 - 物理学报.pdf
- 项目六卡氏水分测定某乳胶漆中水分含量的测定.ppt
- 热解温度对褐煤半焦成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731 激光打孔.ppt
- tb3+ 掺杂β-ga2o3 纳米粉末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pdf
- 硅!锗!锡!铅磷二元原子团簇的形成!光解和结构3.pdf
- 充分利用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实现医学文献资源全面pdf.pdf
- 田中电子工业自1 月9 日起开始销售高耐热性的铝合金bonding wire.pdf
- 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广东省环保厅.doc
- 径向基函数网络用于无机含氧酸pk1 研究 - 化学通报.pdf
- 传输系统光功率自动采集方案及系统实现 - 邮电设计技术.pdf
- 传统公共空间变迁与社会主义乌托邦实践.pdf
-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n2甲基吡咯烷酮与二硫化碳的反应.pdf
- 第五节 复杂电路的简化- wwwk12z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提供.ppt
- 基于厚膜压阻技术的典型特性.pdf
- 传统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 - unesco.pdf
- mosfet 和igbt 驱动对比的简介 - 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