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孤独感特点及教育思考
留守儿童孤独感特点及教育思考摘 要: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以下特点:孤独感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与父母的分离对女生的影响更大;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强。关注留守儿童,既需要父母多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又需要学校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更需要帮助他们自我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孤独感 特点 相关因素 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儿童,他们中有些是幼儿,更多的是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特别是那些在校的中小学生的孤独感问题,近些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关注并尽力解决留守中小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一、孤独感的概念
所谓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它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1]1973年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开创了孤独感的研究。几十年来,孤独感的研究人群从大学生、老年人到儿童、中学生,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
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与父母分离,比一般学生承受着更多的烦恼、空虚,他们的孤独感可能要高于一般学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到中学阶段,留守学生的孤独感体验要高于非留守学生
2.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从总体上说,留守的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不太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留守儿童交往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了较稳定的关系,减轻了内心的孤独感
3.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
对留守中学生的研究表明[2],他们的孤独感状况不容乐观。处于青春期的留守中学生,烦恼增多,而亲情的缺失给这些中学生又增添了一份烦恼,这可能是导致其孤独感体验水平高于非留守中学生的原因。进入高中后,留守中学生面对着众多的压力,更加看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而亲情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
4.与父母的分离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有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孤独感体验更加深刻[3]。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略高于女生。但在重要关系方面,女生会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未满足感。这可能与女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她们更加依恋父母,与父母的分离会带给她们更深的影响,而情感上的细腻、脆弱造成她们更容易受到伤害[2]
5.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强
研究表明[3],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体验也有所不同。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三、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相关因素研究
1.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社会支持是保护儿童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儿童。社会支持主要可以分为父亲、母亲、同学和教师支持等方面。研究表明[4],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其孤独感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其中,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最大,其次是母亲支持。另一项研究表明[5],母亲支持对于双亲外出的中学生的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母亲支持、同学支持对于单亲外出的中学生的孤独状况都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2.孤独感与社会关系间的关系
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是中小学生面对的三种重要社会关系,它们共同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产生影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显著偏低,且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6]。有研究显示[3],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要小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孤独感中的大部分源于亲情的缺失、留守状况,与非留守儿童不同
3.孤独感与家庭功能间的关系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促进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个体孤独感的体验程度就越低;相反,个体孤独感的体验越强烈,其家庭功能越存在问题。留守中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情感和保护功能出现弱化,导致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体验增强[7]
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密切相关的因素还有健康状况、学习成绩、父母间关系等。健康状况不良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也较强;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水平较弱,而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状难写之景 含不尽之情.doc
- 犬臂部皮管有蒂皮片移植试验观察.doc
- 狭水道中航行船舶间距控制探究.doc
- 犬自体肋骨肌瓣环重建气管实验中瓣环内置硅胶管及否对比探究.doc
- 猕猴桃品质下降原因及解决办法.doc
- 猕猴桃根部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 猕猴桃早熟优质新品种华金选育.doc
- 独山县种植无公害西红柿气候条件分析.doc
- 物理教学中新课引入艺术.doc
- 猕猴桃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年变化动态及果实品质关系.doc
- 2025年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太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1套.docx
- 夜场灯光方案策划书3.pptx
- 2025年工程成本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风电场新建工程(45MW)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3).docx
- 护士节演讲稿(推荐10篇) .pdf
-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docx
-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启示》导学案.docx
- 2025年山东太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