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及陆云畏祸心理及生命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机及陆云畏祸心理及生命观

陆机及陆云畏祸心理及生命观摘 要: 陆氏兄弟生活的西晋时代充满着不安全因素,因而他们产生了畏祸心理,非常珍视生命。在战乱及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中如何保全性命、远离灾祸,成为他们思考的重要命题,面对危机和祸害,他们知祸难却未能避难,因而最后不能保全 关键词: 陆机 陆云 畏祸心理 生命观 一、动乱的社会现实下普遍产生的畏祸心理 西晋国祚短暂,在短短的52年里,外族不断入侵,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如刘渊(字元海,匈奴人)、石勒(羯族)也纷纷造反,造成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加上惠帝时开始,持续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备受削弱的西晋王朝摇摇欲坠,怀帝、愍帝甚至被俘虏,怀帝后被汉帝刘聪所杀,愍帝出降,西晋终于灭亡。整个西晋都处在战乱荒离中 西晋时虽然有外患,但内忧对士人的影响更为突出,统治阶级内部的最高权力之争(“八王之乱”),让生存环境相对狭小的西晋士人惶恐不安,一旦站错了阵营,就可能招致覆亡,恰恰诸王之间的权力更迭速度极快,因此许多名士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沦为工具,成为牺牲品,造成士人们的人生悲剧 魏晋时代是一个人意识觉醒的时代,也是极为珍惜生命的时代。战乱、天灾、疾病,使西晋士人常慨叹人生的短促和时不再来。许多人服药(五石散之类)求仙,以增加生命的长度;有的人纵情享乐,饮酒放诞,以增加生命的密度,都不以礼法为宗。推崇个体生命超过儒家或世俗所认为的杀身成仁等价值观。这都是对前代压制人性的反驳,矫枉过正,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西晋士人常无定主,积极进取以求取功名富贵的同时,更看重生命,正如皇甫谧《玄守论》:“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董京言:“万物皆贱,惟人为贵。”[1]P2427就反映出这种心理。时局动荡,战争不断才是主流,因战争四起,生之艰难,祸之易至,必然激起人们本能的畏祸心理并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保全性命、远离刑戮 二、陆氏兄弟对生命的珍视 陆机,字士衡。《晋书“八王之乱”,赵王伦辅政,引为相国参军。太安元年,成都王颖起兵讨长沙王?。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太安二年,孟超诬陷陆机将谋反,遂被司马颖所害,死于军中,时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机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陆机冤死,只是因为他太留恋世俗功名勋业,同时又处于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因而倍感避祸保身之艰难,在刀尖上过日子,避与不避,都不能全身而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如《君子行》[1]P656―676:“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说明陆机认识到“人道险而难”“福中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君子应当防祸患于未然,然而他知祸,却不能避开灾祸,因为“天损未易辞”,上天注定的命运,人无力改变,只能以“君子防未然”自诫自勉。再如《门有车马客行》:“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芒芒。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此诗当与《与弟清河云诗》互读,文意相属,表达陆机认识到天命多艰,产生的对生的眷恋之情,对死的忧惧心理。《与弟清河云诗》序曰:“悼心告别,渐历八载。家邦颠覆,凡厥同生,凋落殆半。收迹之日,感物兴哀。”“家邦颠覆,凡厥同生,凋落殆半”的现实,使诗人倍感思亲,哀苦之情充溢诗篇:“……昔并垂发,今也将老。衔哀茹戚,契阔充饱。嗟我人斯,胡恤之早。天步多艰,性命难誓。常惧陨毙,孤魂殊裔。存不阜物,没不增壤。生若朝风,死犹绝景。视彼蜉蝣,方之乔客。眷此黄垆,譬之毙宅。匪身是吝。”与《门有车马客行》相比,此诗感情更加深沉,无限的悲凉感溢满全诗,一方面是源于对人生多艰的感触,“天步多艰,性命难誓。常惧陨毙,孤魂殊裔”。一方面是因为写的是家书,真实地表达出对弟陆云的浓浓思念,不仅距离遥远,而且在时间上又有八载多不见面,诗中所传达的亲友凋零之痛大概只有至亲体会得最为真切。除此之外,又感叹生命知短促,功名难成 陆云,字士龙。《晋书“颖将讨齐王?,以云为前锋都督。会?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机之败也,并收云”。陆云与孟玖、卢志不合,“玖深忿怨”,因而在陆机被害时,也一并被收,孟玖乘机报复,以泄私愤,“孟玖扶颖人,催令杀云”,太安二年,陆云也为成都王颖所害,年四十二。陆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