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环保~职业病的危害及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防护措施1、摘要石油石化行业是我国高危产业,涉及的行业和职业范围广,生产条件苛刻,生产自动化高、连续性强。原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再加上生产技术复杂,设备种类繁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为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对湛江市某石油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2、引言石油化工过程是以原油、油田伴生气或天然气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特定工艺(或过程),例如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炼厂气加工及产品精制等,把原材料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各种牌号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重油、蜡油、沥青和石油焦,以及其它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职业病的发生常与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和量有关,因此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后果对患者和企业都是损失。3、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湛江市某石油企业现有职工126人,主要输送原油至炼化企业。原油是其主要工作对象,年输量500万t。生产环境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粉尘和物理因素等,其中,化学毒物有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氨、二氧化硫、酚、苯乙烯、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等20多种,粉尘有煤尘、矽尘、聚乙烯尘、石棉尘和电焊尘等10多种,物理因素有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等[1]。该炼化企业危害因素的主要分布作业场所是输油管道、阀组区、输油泵房、计量间、储油罐区及化验室等处。4、危害因素具体分析4.1化学毒物炼化生产产生的苯系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它们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性气味的液体。苯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长期暴露于低浓度苯环境中可引起慢性中毒,神经系统不适症状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高浓度甲苯、二甲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较苯为强[2]。长期吸入苯蒸气,首先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中期发展为全细胞贫血,晚期则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苯系物存在的环境中,对白细胞有一定影响,且苯系物对血色素产生的影响在女性中尤为敏感[3]。苯系物的临床中毒表现为: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线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该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系物浓度检测超标地点主要集中在输油泵房、苯乙烯车间化验室和乙烯质检中心油品组,超标项目均为苯,且超标严重。4.2粉尘根据粉尘的性质,可以分为3类: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等),混合性粉尘(上述2种粉尘混合在一起)[4]。根据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直径小于5μm(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较大,也易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粉尘的浓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也有关系。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做以下划分。[5]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致癌作用: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感染作用: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4.3物理因素在噪声作业短期超过规定标准环境下工作,可出现听觉敏感度降低;在强烈噪声的持续作用下会出现听力减退;长期在强烈噪声环境下工作,若听力下降得不到及时恢复,将逐渐发展成病理性改变,最后发展成职业性耳聋。许多调查发现,电磁场的职业暴露虽然可能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白血病,淋巴系统肿瘤和神经系统肿瘤,但这种风险程度并不高,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应该指出,如果在石油化工生产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其他较强的致癌因素时,工频电磁场的这个作用就不容忽视[6]。电离辐射可以引起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变化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改变,如核酸、蛋白质(包括酶类)等,使其发生电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