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十三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 1、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认识纳谏除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接受别人的意见。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三、《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四、基础知识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三)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四)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五、划分段落,归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