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社会质量研究概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社会质量研究概述.pdf

第一章  绪论: 社会质量研究概述 第一章 绪论: 社会质量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社会质量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质量问题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 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领域实现了跳跃式的 发展, “中国模式” 所取得的成绩, 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和全世界的重视。 改 革开放以来,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发展理 念的指导下, 人均GDP得到了快速增长, 从 1978年人均 GDP不足200 美元到 2000年人均 GDP超过800美元, 用20 多年时间人均GDP增加了600 多美元; 从2000年人均GDP800多美元增加到2015年人均GDP8000多美元, 仅用15年 时间人均GDP就增加了7000多美元 (李培林,2015a)。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随着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 来。 一方面, 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公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是另一方 面, 出现了公众对社会评价和满意水平不断下降的现象。 就我国的国情社情来 看, 社会信任危机、 道德水平下降、 信仰缺位等问题, 成了较为普遍的社会现 象, 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 并且, 一些社会矛盾、 社会冲突成了制 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 1 —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 因此, 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什么是有质量的 “发展”。 如果仅仅以 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水平来测量发展, 那么从2003年起, 我国人均收入就已经超 过了1000美元, 经济总量达到了13万亿美元。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当前我国的 经济水平已经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温饱需求。 然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社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社会并没 有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因此, 单纯以经济水平来评 价发展水平, 就有可能错误评估社会的潜在风险, 低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发生 的可能性。 正如有学者提出的, 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之后, 发展中国家可能面 临的是进入充斥着各种社会风险的 “中等收入陷阱” 的社会发展阶段。 换言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与之相伴的各种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 就可能会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积累。 同时,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 升, 社会结构也会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从而使得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因素逐 渐增加。 而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和 提升, 就必然会使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 随 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转型, 社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从而导致社会转型 时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特征。 正如有学者指出, 我国正处于从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 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 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社会的转型阶段。 与此同时, 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 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价值体系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前社会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使得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 社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 因此, 治理创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 要求和必然趋势。 所以, 要形成更加灵敏快速的社会政策反应机制, 就要加快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就要加强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 (李培林,2011a)。 还有学者指出, “中国模式” 在过去是指引中国走出贫困、 提速经济的重要 路径, 但是, 随着世界格局和我国具体国情的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 了新的阶段性特征。 因此必须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讨论和反思 (李培林, 2011b; 梁波、 王海英,2010; 周晓虹,2010; 郑杭生,2010; 江治强,2011)。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