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朱子语类》---朱熹.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子语类》---朱熹

【 翻译 】第三则 孟子说:‘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这话当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但是,对于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进入圣贤之境地,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思考理解文意: 本文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 义利 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阐述的? 引用名言 孔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 朱子: 何必曰利。 重义轻利。 义:天理之所宜 利:人情所欲 (天理) (人欲) 拓展延伸: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7月17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 拓展延伸: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我们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儒学大师朱熹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舍生取义 道德规范——物质欲望 程门立雪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儒学大师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 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口语式的文体 第一则重点字词: 真味: 真意 数过: 厌: 得趣: 数遍 满足 领略其中旨趣 着意: 用心 穷: 理解 徒: 仅仅 自是: 从此 【 翻译 】第一则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才能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尚且不能领略其中旨趣。人心是天理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倦怠,那么精神从此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沉阻塞,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读书的方法: 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 领会真味,理解义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于潜僧绿筠轩 ——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宁可食无肉, 无肉令人瘦, 人瘦尚可肥, 不可居无书。 无书令人愚。 士愚不可医。 第二则重点字词: 寻常: 一般情况 事已: 事后 如何: 怎么办呢 工夫: 功夫 埽除打叠: 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 方得: 才能够(做到) 合: 应该 行从小路: 顺着 芜秽: 杂草丛生 机: 关键 【 翻译 】第二则 (门人)问:“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所引诱,事后又去后悔莫及,这应该怎么办? 朱子回答说:“这就是缺乏‘克己’功夫。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 就好象前面有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样。心理明知道要走大道,但是,却被小道上的东西所吸引,自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小道;等到前面遇到棘荆杂草,心理就后悔。这里便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 第二则重点字词: 便与克下: 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 存天理: 依照 固: 固然 分别教是: 分辨教会这些(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 翻译 】第二则 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 假如是圣人那样的上等资质,他就无需劳神费力(去思考),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随流于人欲。 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者,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 第二则重点字词: 中人: 普通人 大段著力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