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书法在民间美术中的再解读.doc
汉字书法在民间美术中的再解读
摘 要:奢华、繁浩的宫廷美术力图展现皇家气象,反映其品味与格调;雅致、清远的士大夫美术欲意勾勒文人所独有的精神世界,体现他们对世间万物的人文关怀。相比之下,通俗、质朴的民间美术的创造者们没有取之不尽的财富,也没有高境界的知识储备,却拥有对人类而言极其重要的生活体验――耕种与捕捞――这更是先人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一切人类活动都要围绕这两大主题进行。因此,民间美术的拥护者更关注实用与温饱问题,他们的创作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艺术的本源。有关汉字起源的记载,不论是结绳记事或是仓颉造字,多少带有一些神话色彩与传说性质,但应该确信的是,文字的主要目的由最开始的记录拓展到了交流。这一用途上的本质变化决定了汉字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演变成为了彼此沟通、使用的、能反映一般规律的符号。换言之,汉字形成与发展的目的同民间美术的创作动机不谋而合,它们的初衷共同指向了实用,这也使书画同源的理论在实用层面得到了印证。由此可见,文字的产生、使用与民间美术的发展、创新是有共通之处的。于是,本文以几个普遍使用的单字为具体事例,探寻中国汉字在民间美术中的再解读,以期发掘此种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汉字;书法;民间美术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67-02
一、年
《说文解字》释为“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①;《谷梁传?桓公三年》注曰“五谷皆熟为有年”。可见,“有年”一词为丰收之意。事实上,春秋之前的殷商时代就已经有关于“年”的文字记述了。在先民遗存的甲骨文中,对大量对年成好坏预测的记载,常有“受年”“受禾”的问询、占卜。
,甲骨文中字形上方为“ ”即禾,象征谷物;下方为“ ”即人形,合在一起便表示收获,收获即为“年”字的本义。后来,由于地处中原文明中心的黄河流域地区的谷物为一年一熟,“年”除了本义之外,又添加了更为重要的引申义,化身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并且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在民俗活动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年”字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大概受“除夕”一词中的“夕”字被神化的影响,“过年”“拜年”“年画”中所指的“年”也往往被解释为头上有角,凶残异常,定期伤害人畜的怪兽。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惧怕红色与爆竹声,于是便根据它的习性,在它出没之时贴春联、放鞭炮,意为“过年关”――“过年”一词源出于此。
“年”字的物化引发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这种现象的背后,或许是母亲哄骗孩子的手段,或许是原始宗教的根深蒂固,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在新春将至、祈望来年丰收的同时,更期待以崭新的态度迎接未来。从对物质的祈福到向精神的探索,不仅反映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反映出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温饱问题,而是转向了更为高级的审美艺术层面。于是,部分汉字虽然由统治阶级创制,但是经过民间美术的改造后,其意义俨然已发生了质变,甚至带有丰富的传奇与想象色彩,并逐渐演化成为了一个群体的文化与心理符号。
二、福
《说文》释“福”为“?v(祜)也,从示,?w声”②。“?w”字在《说文》中并未有具体说明,但就其从“示”旁可知,“福”字与先民的祭祀活动有关。依据其甲骨文写法,“ ”右旁为像双手捧器物状,左旁为往祭桌,三点表示动作,即进奉酒,用酒祭神以求福。后世文字学家亦多将“?w”字释义为肚腹鼓起的青铜器,类似“壶”(壶与福音相近),取充满之意。
由此,不难发现福字的本义与原始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然而现在,无论新春佳节,无论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墙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其应用不可谓不广。而关于“福”字的解释,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福字由“衣”、“一”、“口”、“田”组成,因此,福字的意思就是“一口田,衣禄全”。“民以食为天”,有田无田、能否衣食无忧,成为了民间衡量贫富的普遍标准。
尽管民间对“福”的诠释偏离了本义,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赋予了文字多重阐释的可能性。与之相关的,还有关于“福”字倒着贴、意为“福到了”的传说,以及“天下第一福”的历史故事,更有葫芦与蝙蝠等与“福”读音相近的具体形象的应用――这种种民间美术观照下的文化行为,无一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同时,不论宫廷美术或是文人美术,也都从中寻找题材,进行了大量创作与改进,足见民间美术的力量不可小觑。
三、喜
《说文》释“喜”:“乐也,从?源涌凇!庇质汀?浴保骸俺吕至⒍?上见也。从屮,从豆。凡?灾?属皆从?浴雹邸!?浴鄙衔?士,代表乐师;下为豆,表示像豆荚中的豆子成队列状,合在一起可见“?浴北疽逦?乐队。因喜字又从口,因此“喜”的本义是乐队演唱的声音,引申为愉快、高兴。
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