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视“新闻故事化”的隐患.doc
正视“新闻故事化”的隐患
当记者们面对同一新闻源时,如何报道才能吸引眼球成了一大难题,竞争的压力催生了新闻传播手段、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手段的发展中,新闻故事化越来越为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喜爱。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以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1993年5月1日开播的新闻杂志类栏目《东方时空》,于1993年10月下旬开设了子栏目《生活空间》,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主旨,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此栏目开启国内新闻故事化的先河。此后,国内各大媒体新闻故事化浪潮风起云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连线九州》栏目、湖南卫视的《情满天下》、凤凰卫视的人物访谈栏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等都是新闻故事化方面成功的翘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它以独特的口播方式,在2005年元月开播不久后便创造了收视率稳居全国卫视收视前十位的“收视传奇”。然而,新闻故事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当前新闻故事化所显现的种种隐患应该引起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首先,新闻故事在以戏剧性的情节吸引人的同时有可能流于浅薄。一则新闻事件含有多个构成因素,可能适合用故事来表现的细节并不是该事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面。“故事化新闻”吸引受众眼球的除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外,更多是追求一些戏剧性的细节,从而使新闻媒体忽视社会责任而传播一些较为浅薄的信息,这其中以莫斯科人质事件最为经典。2002年10月23日晚发生的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各媒体围绕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从危机的发生、发展直至解决,报道内容详尽细致、高潮迭起,再加上“惊心动魄”、“揭秘”等颇能渲染气氛的标题和字眼,如《莫斯科人质劫案匪首和他的“寡妇敢死队”》(2002年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莫斯科人质事件:俄罗斯军队战术细节全盘揭秘(图)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2002年10月28日13:30南方网)、《俄人质事件新篇:美国一男子与俄女子的生死之恋》(2002年10月30日16:31中国日报网站)、《我离死亡只有3米》(2002年10月30日《北京晨报》)等,读者就像阅读案情小说一样沉浸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里,却把这样一件国际恐怖事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政治危机和民族关系问题给忽略了。
其次,新闻故事化与客观报道手法相反,它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导致新闻失实。新闻故事化,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真实性却在新闻故事化趋向中被忽视。新闻与故事原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本质特点差别很大。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就无所谓新闻,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不仅新闻五要素要准确无误,而且对所有构成新闻的其它因素如细节、情节、人物语言、相关数据等都必须真实可靠,而故事就没有这种真实性的要求,它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加工变成了一种“艺术真实”。新闻故事化的本意是指用故事化的手法写新闻,它指代的是一种新闻表述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新闻故事化趋向使得部分本来应该反映“生活真实”的报道中渗入了“艺术真实”。也就是说,可能会因为新闻事实本身故事性因素不够,或者记者采访不够深入,致使可供新闻故事化写作的素材不足,而当前的这种新闻故事化趋向就很可能产生更多的“合理想象”――人为地加入一些合乎情理但与事实不符的材料,产生更多的失实新闻。
新闻故事化不应该是为一个先行的主题而去找故事、编情节、演细节、树人物,而应该是先有事件,从事件本身发现故事、细节、情节和人物,报道的过程只是去把这些要素更好地组织、展示出来。因此,对新闻故事化必须强调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记者只是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事件。
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大多数事物都有多种功能,但常常是以一种功能为主。例如,尽管大多数小说也可以给读者提供信息并起引导作用,但其主要功能是供人消遣。新闻也相类似,传播事实、传递信息才是新闻的主要功能。尽管受众的认可与接受是新闻传播的终极目标,但也不能为了迎合受众而过度地运用故事创作新闻。戏剧性的情节在吸引受众的同时有可能流于浅薄,也容易导致虚假情感的泛滥,使受众在感受刺激的同时产生厌倦、麻木的情绪。
面对市场竞争,为了争取受众的最大化,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盲目地迎合受众,采用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手段来博得一时的轰动效应。除了用名人、丑闻、血腥等内容来营造轰动效应外,媒体更多的是在新闻的形式或表现技法上追求轰动效果,而故事化的表现技巧则成为万能钥匙,一味片面地追求趣味性和吸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