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几位文人作品的感伤.doc
浅析几位文人作品的感伤
摘要:作者试图从文人诗词的彷徨、迷惘、呐喊、解脱中浅析对人生的探索和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之路。以此为出发点,选取杜牧、邵雍、孙髯翁、弘一法师等文人大师的部分诗词名句,以作浅析。
关键词:杜牧;邵雍;孙髯翁;弘一法师;诗词美学
中图分类号:I0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01-02
一、引言
诗词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她和其姊妹艺术中国画渊源深厚。而传统书法艺术的表现尤甚,书法是靠线条和水墨在宣纸上表现的艺术,这是其本质的艺术表现载体。而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中,诗词的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汉、唐铜镜铭文中的“长相思,勿相忘,常富贵,乐未央”,还是汉瓦当中的“长乐未央”,至于在传统简帛、丝织品、陶瓷、玉器、金银器、家具纹饰等等传统艺术品中的表现更是屡见不鲜!但不变的精神内核永远是文人们通过这些艺术载体所传达出的理念和情怀,对思想的升华和人生的解脱的寻觅。这一切,文人们通过“文以载道”传达了出来。
二、概述历史中美的历程
在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写到,美有多种,礼乐传统的美、儒道互补的美、形而上的美等等,不一而足。历代的美也有不同,先秦的古拙,魏晋的风度、盛唐的华贵,两宋的含蓄,明清的世俗,不一而足。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固定的时代美学特点,无论这种美是以诗词、书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何种载体为艺术表现形式,但各历史时代的风格面貌是有迹可循的,甚至可以通过相应的排比分析,得出共通的结论。
考古学上进行断代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类型学倒可以在这里派上用场。类型学根据研究者的目的和所要研究的现象,可以引出一种特殊的次序,而这种次序能对解释各种数据的方法有所限制,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类型学体系可以建筑在人工制品、绘画、建筑、埋葬风俗、社会制度或思想意识的各种变化因素的基础之上。类型学的分析方式,用在美学分析上同样没有不合适的。
比如马未都先生通过对历代瓷器的流变特点的分析,将各时代的瓷器鉴定从时代上将风格做了划分,如唐代是华丽的特点,宋代是内敛的特点,元明有世俗化的特点等等,无论反映在瓷器还是反映在诗词美学上,都是和这个时代特点相一致的。
又如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如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如八大山人绘画语言中的孤傲,石涛现实水墨中的富贵,那冷冷的白眼仿佛在诉说着对世事的惆怅与不满,和那解脱后的冷眼旁观。
三、几位名家作品的浅析
(一)杜牧
曾读过“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便被杜牧的文采深深打动了,由此开始了对杜牧其人及作品的追寻之路。
杜牧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和许多策论咨文。有人评价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杜牧深厚的学养,使他比一般的士子更能感到、看到、体味到晚唐社会的深重矛盾,深重的忧患意识,儒士的兼济情怀,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注定了诗人的痛苦。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杜牧和酒有着不解之缘,杜牧《樊川诗集》共收录258 首,涉酒诗篇有63 首,占杜牧诗的24.4%。“高人以饮为忙事”,“但将酩酊酬佳节”,“半醉半醒游三日”……杜牧喜欢酒,即便在清明祭祀先人的路上,冒着丝丝细雨,也不忘向牧童寻问酒家。杜牧诗中,饮酒之句俯拾即是,他甚至情愿“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刚刚“乞酒缓愁肠”,却不料又是“得醉愁苏醒”。酒浸肝肠,愁萦心间,醉也不是,醒也不是,杜牧又发出“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的梦话来。那么,就将这副身子,这腔醉意,连同满腹的经纶,交付青楼佳人,交付红颜知己,及时行乐。
杜牧临死之前,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许,在外人看来,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强作笑颜、把酒尽兴的背后,却是不欲示人的悲凉吧?
(二)邵雍
邵雍,(1012~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
他晚年隐居在洛阳。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的造诣都是一流的。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与张载、程颐、程颢、周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