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木偶片奠基人――靳夕
新中国木偶片奠基人――靳夕
众所周知,新中国的动画艺术创作是从解放前东北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即今天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的。隶属东影厂技术处美工科的卡通股是当时唯一的动画生产部门。1947年7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又在卡通股的基础上成立了美术片组,组长为漫画家特伟,副组长就是后期被誉为新中国的木偶片奠基人――靳夕
靳夕,曾用名靳涤萍,1919年生,原籍天津。1936年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 靳夕于1937年9月27日参加革命,北上山西参加八路军,分配在五台县八路军总部三区训练自卫队。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宣传干事、七月剧社指导员、抗敌剧社美术创作员,以及晋察冀《动员报》、《部队生活报》的美术编辑。1945年初调《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1946年起任华北区宣传部创办的《战友》半月刊副主编。在靳夕的一生中,如果以全国解放为转折点的话,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的12年里,他为配合革命的需要,主要从事美术作品的创作,绘制了大量的宣传画、石印画、 连环画、 油画、水粉画、木刻、展览画片、漫画等数以万计的美术作品。建国以后,则主要从事美术电影的领导和编导工作
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之后,党中央对东影的发展极其重视。靳夕听说漫画家特伟在东影成立了卡通片小组的消息,于是便萌生了对从事这个事业的想法。由于时任《战友》半月刊的副主编,辞去这个工作远赴东影也绝非易事。幸运的是,此时军区正筹备拟调一部分文艺干部到东影工作,靳夕便提出了自己的这个要求并很快得到军区同意,于1949年9月与夫人智世明一起启程调至东影,同行的还有胡朋、车毅等同志
来到美术片组,东影技术部主任吴印咸通过谈话随即任命靳夕为美术片组副组长,协助特伟工作。此时,儿童文学家金近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他也是继文代会之后,和靳夕一样从全国各地调集来到东影的人员之一。新组建的美术片组组内成员大多是十七、八岁至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其中有兴山时期“卡通训练班”的学员,也有来自东北鲁艺和各文工团调至的成员。也许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特伟、日本友人兼技师方明、金近和靳夕,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创作核心,组内很多问题都由他们商讨决定。特伟、靳夕和金近犹如三驾马车,引领着新生的美术片组勇往直前,蓬勃发展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以美术片为手段、以儿童为对象的电影小组,摆在面前急需解决或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很多。特伟在受命组建美术片组时即由夏衍同志做过明确的指示:“美术片要面向儿童”成为当时“美术片创作方针”大法,并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研究这个“方针”作为创作的出发点,成为当时完善美术片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靳夕等人的带领下,美术片组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研究,但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经受时间和作品的检验。其次,由于美术片组的前身是卡通股,考虑到“卡通”这个词汇是外来语,套用在我国初期的美术片事业上还不够形象,也不够准确,经过他们小组的反复推敲,认为日本称卡通为“动画”这一词汇比较形象,且一看就懂,虽是外来语,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动画一词从此沿用并使用至今。至于为什么叫做美术片,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具有开拓性远见的。由于当时从事动画艺术的主创人员都是美术出身,以美术形式进行动画语言的创作,也是符合“美术片创作方针”大法的条件之一。事实证明,继动画片、木偶片之后,在美术形式上我国的美术片片种又增加了剪纸片和折纸片等艺术形式,巩固了“美术电影”概念中的“美术”地位
此外,摆在小组面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如何提高创作人员的艺术素养,在深入生活中提炼艺术形象。当时正在拍摄的动画片《谢谢小花猫》(方明导演),特伟深感创作人员的造型能力和动作设计、节奏等都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于是便从几个方面开始了一场“艺术熏陶战”。在这场熏陶战中,靳夕结合自身曾在天津市立美术馆的西画学习和创作经验,负责讲解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并组织全体同志深入郊区农村积累形象资料,充实了创作人员的“艺术资料仓库”
1950年2月,文化部“鉴于美术片的发展前景,在上海办厂较为合适”的决定,中央电影局派特伟和方明动身去上海考察,在他们的努力下首战告捷,并吸收了一批后期成为美术电影的的创作骨干加入到美术片行列。靳夕收到特伟发来的电告,于3月下旬带领东影美术片组近二十名组员及一部分家属告别了长春,南迁上海
1950年3月24日,在特伟的率领下,这支已有22人的美术片队伍在上海安营扎寨,美术片组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后,靳夕历任导演、副厂长、代厂长、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动画学会顾问等职。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制时离休
靳夕作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副组长、导演,开始有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