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docVIP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摘要:本论文以羟基硅油、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和1,6-己二醇为原料,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环己酮为溶剂,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用红外光谱法对制备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红外谱图的分析与比较,得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中异氰酸基的主要特征峰出现在2270cm-1附近,比较产物中该吸收峰的强弱可以为合成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由此证明了最佳合成工艺路线和合成条件的合理性,即反应的最佳温度为90℃,反应时间约10h。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 有机硅 聚氨酯 密封胶 1、前言 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高分子材料[1,2]。它在密封剂、涂料、织物整理剂及血液相容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3],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对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进行报道。但有关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剂制备过程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SpectrumOne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M22型有机制备仪(江苏省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TDI、1,6-己二醇、1,4-丁二醇、丙三醇、乙二醇、环己酮(均为分析纯),辛酸亚锡、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羟基硅油(均为工业级)。 2.2实验步骤 2.2.1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 向一个装有搅拌子、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576g、聚己二酸乙二醇酯16.424g、羟基硅油(聚酯质量的1%)1.428g和环己酮25.000g并升温至90℃,待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完全溶解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溶液1mL,控制温度在90℃(±2℃),回流5h,加入1,6-己二醇5.219g,继续控制温度在90℃(±2℃)回流5h,制得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2.2.2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 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时,按开机顺序开启红外光谱仪。调试完毕,在光路中不放样品时测试背景。先用少量无水乙醇擦拭盐片和刮刀,然后用刮刀蘸取适量样品均匀涂抹在盐片上,把制备好的分析样品固定在样品池架上,然后放到样品池座上,扫描即可得到待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3结果与讨论 3.1红外光谱表征 3.1.1原料的红外光谱表征 (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红外表征 图1为TDI的红外光谱。图中2264.07cm-1处有一很强的吸收峰,为NCO基团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617.23cm-1、1578.06cm-1、1525.81cm-1处的吸收为苯环骨架振动的特征吸收峰;890.11cm-1、785.27cm-1为苯环1,2,4三取代C-H的变形振动的特征吸收峰。 图1甲苯二异氰酸酯红外谱图 (2)羟基硅油(DY-OH)的红外表征 图1为羟基硅油的红外光谱,图中3338.75cm-1处的吸收为羟基中氧氢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261.16cm-1处有一尖锐吸收峰,为Si-CH3的变形振动吸收峰;1091.23cm-1、1023.21cm-1处为Si-O-Si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5];800.16cm-1处为Si-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图2羟基硅油红外谱图 (3)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红外表征 图3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红外光谱。图中3514.25cm-1处的吸收为-OH的伸缩振动特种吸收峰;1736.38cm-1处有一强尖锐吸收峰,为酯中C=O的伸缩振动特种吸收峰;1240.55cm-1处的吸收为酯中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171.36cm-1、1141.01cm-1、1081.84cm-1处为-C-OH中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 图3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红外谱图 (4)1,6-己二醇的红外表征 图4为1,6-己二醇的红外光谱。图中3337.56cm-1处的吸收为醇中-OH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2933.94、2860.71cm-1为-CH2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058.38cm-1、1019.35cm-1处为醇中C-O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图41,6-己二醇红外谱图 3.1.2中间体及产品的红外表征 (1)图5中3340.66cm-1处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272.94cm-1处有一很强的吸收峰,为NCO基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737.88cm-1处有一强尖锐的吸收峰,为酯中C=O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1618.47cm-1处为O=C-N中的C=O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597.12cm-1、1537.52cm-1处为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260.54cm-1处为Si-CH3的变形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