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于教学工作中-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践行科学发展观于教学工作中-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践行科学发展观于教学工作中-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国人颈椎间孔及孔内颈神经根应用解剖学观测* 陈佩祥1芮炳峰1刘明清夏凤岐王忠张建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外科教研室;2预防医学教研室;3解剖教研室,河北 沧州 061001;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 通过直接观测颈椎间孔、孔内颈神经根及其相互之间的解剖关系,分析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选择福尔马林防腐成颈部标本15例共30侧(男9例,女6例)。对颈椎间孔及其内走行的颈神经根进行观察,并分别测量颈椎间孔的长度、颈椎间孔及其内颈神经根的前后径及上下径,根据观测结果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走行的解剖学因素。结果 颈神经根可在颈椎间孔内造成嵌压,其中前后径方向最容易,最常见发生部位为椎间孔内口处,最椎间孔为CC7椎间。结论 颈神经在经过椎间孔时可以受到嵌压而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间孔狭窄,同时可以由于颈神经病损所致。关键词:颈椎间孔;颈神经根;神经根型颈椎病;嵌压颈椎病是指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影响周围邻近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延长,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50岁组人群中有25%的人患过或患有颈椎病;60岁组人群中颈椎病的发病率可达50%;而70岁以上几乎100%存在颈椎病。然而,人类对于颈椎病的认知尚不全面,引起颈椎病的原因错综复杂,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明确。颈椎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手术治疗是终止或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手段。目前对颈部解剖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细致,尤其缺乏相关的国人资料。因此进一步了解不同节段椎间孔的解剖学特点,颈神经根通过椎间孔的情况,对颈椎病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排除颈部严重外伤和畸形情况。严格选择福尔马林防腐国人成尸颈部标本15例共30侧,男9例,女6例。妥善固定标本于俯卧体位,并防止移位和扭曲,去除颈后部软组织,暴露全部颈椎,切除椎板,切除神经根袖硬膜及椎间孔内除神经以外的软组织,对椎间孔及孔内神经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椎间孔形态、边界组成,椎间孔内神经根解剖形态的观察,并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直接测量颈椎间孔及椎间孔处颈神经根各径线数据:①颈椎间孔长度测量:以每个椎间孔下位椎弓根上缘内侧中点至外侧中点的距离为其长度;②颈椎间孔前后径测量:上椎体钩状突后下缘与下椎体钩状突后上缘交界处至上下关节突交界处之中点;③颈椎间孔上下径测量:上椎弓根下缘中点与下椎弓根上缘中点的距离;④颈椎间孔处颈神经根前后径测量:在颈椎间孔前后径测量经线上测量颈神经根前后径;⑤颈椎间孔处颈神经根上下径测量:在颈椎间孔上下径测量经线上测量颈神经根上下径。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颈神经根与椎间孔各径线的比值。对所测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 颈椎间孔的观测 颈椎间孔为一骨性短管,由四壁及两口构成。上、下壁为相邻的椎弓根上下切迹;后外侧壁为椎间关节前面的内侧;前内侧壁为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后外侧面、椎间盘和椎体后缘。内外口分别由相邻椎弓根的内外侧缘围成。椎间孔呈漏斗状,口区为其最狭窄处[]。C3~C7椎间孔长度、上下径、前后径的测量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下段颈椎间孔长度较上段长C6~C7与C3~C4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颈椎间孔矢状面呈椭圆形,前后径较上下径短。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值较小,C3、C7测值较大。P>0.05)C7与C4~C6、C3与C4~C5椎间孔前后径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C3~C7椎间孔长度及各径线测值(n=30±s,mm) 颈椎间孔 长度 上下径 前后径 C3 54±1.1 6.8±1.1 4.7±0.6 C4 5.3±0.9 6.5±1.0 4.2±0.8 C5 5.8±1.1 6.3±0.9 4.1±0.6 C6 6.1±1.3 6.2±0.8 4.4±0.8 C7 6.4±0.8 6.7±1.2 4.9±0.9 F 5.80 1.91 6.03 P 0.00 0.11 0.00 2.2 颈神经根的观测 颈神经前根和后根离开脊髓后,横行或向下斜行穿蛛网膜囊和硬膜囊,然后行于硬膜外腔中,在相应的椎间孔处,两根合成颈神经根。硬脊膜包裹着脊髓和脊神经,在根袖硬膜与脊髓硬膜交界处,硬脊膜稍增厚形成一狭窄处。颈椎间孔处颈神经上下径、前后径测量数值见表2。由表2可见C3~C7椎间孔处颈神经上下径大于前后径,颈神经根横截面依椎间孔形状亦呈椭圆形,颈神经C4最细,C5~C7逐渐增粗C3与C4、C5之间外,其余神经根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5与其他之间、C6与C4之间有显著差异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