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论文.doc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论文 【 标 题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 【英文标题】A study on prospec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ZHAO Jian-a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内容提要】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提出高原产业调整与增长应立足资源优势,以重点地区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为主要方向,确立21世纪的高原产业发展战略,并相应提出了主要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建立以“大粮食”为核心的大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各具特色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全力将旅游业培育成高原的支柱产业.freelen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nlight ation and groent strategy in the ne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the leading industries.Themain contents include to set up large agro-industrial system ineral resources,foster the ne industry,and speeds up the pa-ce of constructing infrastructure and central toain developing direction inthe key regions.These key regions include the He-Huang valley,the Qaidam Basin,river valleys in sou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contiguous area Sichuan-Yunnan-Tibet.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前景Qinghai-Tibet Plateau/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gro2,占全国陆地面积1/4;人口仅占全国总量的0.8%,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为全国密度的3.0%;同时,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6;在地缘政治格局上,高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高原地区的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 产业发展与状况 1.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初级化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这一结论已在青藏高原的专项研究中得到明确,但高原却是世界人类早期活动与多种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高原一度因吐蕃王国的兴起,使得传统产业及整个地区经济得到较大规模的增长。只不过这种兴盛与繁荣很快在历史的延伸中淹没。可以认为,高原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与现代产业,这些产业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20年的增长,使高原经济进入了发展较快的历史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6.5%,其成就令人瞩目。但即使在今天,如果以严格的现代产业经济观去衡量高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现状,高原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5。1998年,高原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为390.02×108元,仅占全国总量的0.49%,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6%(表1);同时,高原内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青海省的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占整个高原GDP总量的56.4%,人均GDP也是高原平均的115.0%。如果考虑到中央长期以来给予的巨大财政补贴和全国其他省区的援助与支持,西藏自治区至今仍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与产业劳动力结构看,青藏高原的工业化水平相当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占25.9%,从业人员比重占70.2%(表1、表2)。从产业增加值结构看,呈现为“三、二、一”结构;从就业结构看,是典型的“一、三、二”结构。可以说,目前高原的产业结构仍是一个依赖农耕业的产业结构。 表1 青藏高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1998年) Table 1 parison of industral structure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1998 GDP(108元) 地区 人均GDP(元/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79395.7 14599.6 38691.8 26104.3 6404 青海 220.2 41.6 88.4 90.1 4378 西藏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