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论文.docVIP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论文.doc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论文 周成 王安明 王华 杜志强 祝社民 杨明 张俊 沈树宝 【摘要】 青霉素酰化酶被广泛应用于半合成抗生素及中间体的制备、手性药物的拆分和多肽合成等方面。高效固定青霉素酰化酶能提高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方面的适用性和反复使用的稳定性,将成为拓宽青霉素酰化酶在工业中应用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技术的进展,讨论了不同固定化技术的特点和固定化酶在非水相体系中的催化作用,并展望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载体; 固定化; 反应介质; 固定化酶的应用 ABSTRACT Penicillin acylase is isynthetic antibiotics and intermediates preparation, separation of chiral pounds and peptide synthesis. The high efficient immobilization, perature, pH, polar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its reuse, e of penicillin acylase. CM48介孔分子筛为载体,固定青霉素酶12h,相对活力65.10%;肖清贵等[10]研制的中空硅微管载体,负载率和活力回收分 图1 青霉素酰化酶与高密度环氧载体共价结合过程别为97.20%和88.80%;Bernardino等[11]研制的磁性硅载体可减少扩散阻力,便于催化剂分离回收;王卫等[12]研究的磁性环氧颗粒载体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5和45℃,交联密度为30%,固定化酶经使用80次仍保持94.2%的催化活力。 采取对无机载体先表面修饰再与酶固定的方法,性能有很大提高。本课题组曾采用表面氨基的介孔二氧化硅固定青霉素酰化酶[13],相对活力达90%以上,循环使用10次后催化活力仍保持初始条件的94%。此外选用介孔泡沫硅(MCFs)载体固定青霉素酰化酶,制得的MCFs载体[14,15]经电镜检测,颗粒表面密集分布大量孔道,孔径较大呈泡沫状。由BET法计算得到MCFs的比表面积为331.43m2/g。由BJH公式计算得到的孔体积及平均孔径分别为2.16cm3/g和26nm。固定化酶负载率约95%,催化活力最高达200U/mg以上,载体性能较好。 1.3 复合载体 有机载体和无机载体各有优势。有研究立足于结合这两种材质的载体,改进材料的性能,如针对壳聚糖颗粒机械强度不够和比表面积不大的缺点,用无机多孔材料硅藻土在低压下强化吸附壳聚糖以固定青霉素酰化酶,优化机械强度,固定化酶性能得到提高[16]。 2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方法的选择是酶与载体固定过程的关键步骤。载体固定通常有吸附法、包埋法和共价偶联法;无载体固定法常用无载体交联酶和交联酶聚集体两种,不同固定化方法优缺点如表1所示。 2.1 载体固定法 吸附法通过载体表面与酶表面次级键互相作用固定,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离子吸附。物理吸附要求载体表面对蛋白质有高吸附性。离子吸附是利用酶解离状态 图2 带氨基的硅载体与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固定的过程 表1 不同固定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分 类 方 法 优 点 缺 点 文献载体固定法吸附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酶负载强度低,易失活[17]包埋法酶本身不参与结合,简单易行扩散阻力问题,酶包埋中易失活[18]共价偶联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酶活损失很大[19]无载体固定法 无载体交联酶 (CLECs) 酶载容量较高,利于底物扩散产物分离。在合成中能获得较高反应速率,晶体颗粒小,在高剪切力和液体运输下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比固定化酶制备过程复杂 [8,20] 交联酶聚集体 (CLEAs) 避免耗时纯化,酶不易破坏可回收使用,催化水解重复20批次可保持100%活力。半合成抗生素产率高。对于较大分子量的酶形成聚集 体效果不佳 [21~26] 下与载体的电荷正负相吸原理固定酶。包埋法[18]将酶包埋进载体孔径内固定,酶本身并不参与结合。共价偶联法是利用酶的非必需侧链基团与载体的功能基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而固定。本课题采用MCFs载体、交联剂对苯醌和青霉素酰化酶共价结合,经0.1mol/L NaCl溶液洗涤后,固定化酶负载率和酶活与未洗涤的固定化酶相比没有明显下降,证明载体MCFs与青霉素酰化酶是共价而非吸附固定。 2.2 无载体固定法 (1)交联酶晶体(CLECs) 晶体晶格中蛋白质浓度接近理论极限,浓缩的蛋白形成晶体,通过戊二醛等多功能试剂将酶永久交联,分子中静电反应和疏水反应数量增加,明显增强了蛋白质的稳定性。交联酶晶体可用于多肽合成、酶传感器、化妆品和洗涤剂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