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山技术学院纤维系专题研究计划书 - 昆山科技大学
崑山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系 專題研究 計畫書
題 目 SiO2強化聚乳酸複材之製備及物性研究 指導老師 日期 100.5.18 研究學生 陳柏華 前言 (包含題目定義、研究動機及研究目標)
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 PLA);((-CH3CH3-CO-O)n) 為一線型脂肪族熱可塑聚酯 (linear aliphatic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1],乃生物可分解之高分子物 [2-4]。一般商品化之聚乳酸(PLA)乃為PLLA及 PDLLA (poly(D,L-lactic acid) 之共聚合物,而 L-enantiomer 對 D,L-enantiomer 之比值對PLA性質有莫大之引響。例如PLA之結晶熔點 (Tm) 及結晶度 (Xc)。PLA已應用在生醫之藥物輸用系統 (drug delivery systems) [5]。再者,由於PLA之機械性質與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相當,因此PLA亦被應用在取代傳統高分子包裝材料之領域。但由於PLA之斷裂變形 (deformation at break) 很低,且價格較傳統的聚苯乙烯貴,因此限制了PLA的應用範圍。
有鑒於PLA之低撓曲性 (flexibility),因此國內外學者做了許多研究來改善其低撓曲性及高成本缺點。其中,主要乃使用生物相容性可塑劑改質PLA,可利用其他高分子與PLA混摻。檸檬酸醋 (citrate esters) [6]、聚乙二醇ε-caprolactone) [9-11],poly(butylene succinate) [12,13]、及 poly(hydroxyl butyrate) [14,15],此類混摻之高分子與PLA相容性不佳,或是造成PLA機械性質下降等。亦有學者利用熱可塑澱粉(thermoplastic starch) (TPS) 與PLA進行混摻 [16],結果發現兩者之相容性不佳。
Okamoto et al.則在PLA中添加有機化蒙脫土 (organically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17],並利用熔體擠壓 (melt extrusion)方法,製成 PLA-layered silicate奈米複材,此PLA-layered silicate複材之儲存模數 (storage modulus)、撓曲模數 (flexural modulus)、撓曲強度 (flexural strength)、熱變形溫度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HDT),及阻氣性皆較純PLA有顯著之提升,此外PLA-layered silicate奈米複材之生物分解性較純PLA快速。
Baer et al.在PLA中添加PEG並進行混摻,其中PEG高達30 wt% [18]。結果發現PLA與PEG在室溫下有相當良好之混合性 (miscibility);加入PEG後,可使PLA之Tg、楊氏模數下降,而使PLA之斷裂應變 (fracture strain) 上升。但當PEG超過20 wt%時,則PEG在室溫下會緩慢結晶產生老化作用 (aging),而使Tg溫度上升、拉伸應力上升、拉伸應變下降。
一般的高分子薄膜使用在包裝材皆是利用擠壓成型 (extrusion) 方式來加工,但因PLA之易脆及不穩定性,因此很難利用擠壓方法來加工,另一在包裝材之要求條件為在室溫下之高撓曲性表 (flexibility),另外在透明性及低結晶性亦是要求條件之一。因此使用在包裝材之高分子材料需具有長時間之穩定性,以使所包裝之食品能長時間保存。如是之故,與PLA混摻之可塑劑必須能合於所要求之條件,無毒物質方能與食品接觸。而低分子量可塑劑必須能在高溫加工過程中不會揮發或移行 (migration),如此方不致於污染食品。如前所述,在PLA中混摻30 wt%PEG能產生相好之相容性,在室溫下僅測得Tg溫度 [19-21]。但PLA/PEG混摻因PEG在室溫下緩慢結晶,導致老化作用,因此呈現不穩定現象。 Wesslén及 Ljungberg 利用TBC(tributyl citrate) 及兩種TBC之寡聚合物 (oligomers) 來與PLA混摻 [22]。結果發現當TBC之混合比低於10-15 wt%時,PLA/TBC混摻物具有良好之形態學穩定性 (morphological stability)。
Cai et al. 利用原位開環聚合 (in-situ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將乳酸導入在磁化的奈米碳管 (magnetic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MWCNTs) 上進行共價鍵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