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体格测量123
体重测量法 三、皮褶厚度 可反映个体肢体、躯干、腰腹等部分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 1.测试仪器:皮褶厚度计。 2.测试部位: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等。 3.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充分裸露被测部位。 ②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 ③共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两次相同的值。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上臂部测量点: 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右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约与乳头水平)。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右肩峰点—桡骨点连线的中点。沿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肩胛部测量点: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与脊柱成45°方向捏提皮褶。 腹部测量点: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界处。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4.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放松,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测试时,要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捏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捏提起来。 ③测试时,皮褶厚度计的钳口连线应与皮褶走向垂直。 四、上臂围 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一般此差值越大说明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反之说明脂肪发育状况良好。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 1.上臂紧张围:上臂紧张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 (1)测量方法: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角,手掌向上握拳前用力屈肘;测量者站于其侧面或对面,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 (2)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被测者要使肌肉充分收缩,郑尺的松紧度要适宜。 ②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2.上臂松弛围:上臂松弛围指上臂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松弛时的围度。 (1)测量方法: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后,将卷尺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令被测者将上臂缓慢伸直,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 (2)注意事项: ①测量上臂松弛围时,要注意由紧张变换到放松时,勿使卷尺移位。 ②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 五、头围 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指标。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1.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2. 测试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精确到0.1cm。 3. 注意事项:测试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 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33-34cm,1岁时46cm 头围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脑发育不全 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佝偻病 体围测量 六、胸 围 两人一组进行“手工”测试 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注意受检者姿势是否正确,如有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及时纠正。 ② 检测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检者扩胸,待触摸清楚后,受检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为准。若两侧肩胛下角的高低相差过大,视为非正常学生予以剔除。 七、腰 围 八、臀 围 九、坐高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指标。 1. 测试仪器: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2.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座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间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②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撑压座板;两腿并拢,双脚平踏在地面上,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根据受试者小腿长度,适当调节踏板高度以保持正确测量姿势)。 ③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 (十)膝高 膝高是胫骨平台上缘至胫骨内踝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1. 测试仪器:误差不超过0.2cm的直钢尺。 2. 测试方法: ①被测者事先做好预备(脱右鞋和袜子,右裤腿卷膝部以上露出膝盖),自然站立。 ②被测者右腿提起屈膝将脚踩在木凳上,全脚掌贴于凳面,小腿与凳面垂直。 ③测试者找准胫骨内踝和胫骨平台位点。将直钢尺固定齿端对准胫骨内踝下缘,测量胫骨内踝下缘至胫骨平台上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④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 实验室指标的收集和判断 意义:生化检查在评价人体营养状况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出现营养缺乏病症状之前,即所谓亚临床状态时,生化测定可反映出机体营养缺乏的程度 测定指标:评价营养状况的生化测定方法较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测定血液及尿液中营养素的含量、排出速率、相应的代谢产物、以及测定与某些营养素有关酶活力等 取样原则:在进行生化测定时,取样的种类、方式、时间及保存运输均是十分重要的,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