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ppt

第十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1、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是相对于时代和条件而言的。因此,这种合理性是 的、 的。同时,世界上没有 的事物。 2、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 的理解。 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倡导的 精神。 相对 暂时 永恒的、不变 革命批判 否定 创新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甫洛夫 (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成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这是“破”;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创新很难吗?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 000美元。” 没 问 题 “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和对方剃了个光头。 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往往出其不意。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这个小幽默中的发型师面对秃头的顾客提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赢了顾客。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一个装了水的瓶子…… 漫画《新乌鸦喝水》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存不存在?    钱德拉塞卡,印度人,19岁获政府奖学金,在坐船前往英国剑桥求学途中,他计算出一个大胆的结果: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它的最终归属将不会是白矮星。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上他宣读完论文后,被当时的天体物理权威爱丁顿当众撕成两半,他甚至没有得到答辩的机会。与爱丁顿争论的几年里,没有一个物理学家支持他。于是,1937年,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一本书里,不再理会它。      30年后,这个被称作“钱德拉塞卡”的发现得到了物理学界公认,又过了十几年后的198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时的他已经白发苍苍。   即使在他最不得志的年代,他依然对工作一丝不苟,那时,他每星期驱车数百英里去给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那两名学生是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奖得主……   摘自《读者》2007年21期《优雅的科学独行者》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四个应聘者:甲、乙、丙和丁。负责人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位推销员空手而归,说和尚们嘲笑他傻:我们没有头发,哪用得着梳子? 第二位推销员向和尚宣传梳子有保健功能,即使没有头发,也能止痒活血。他卖了十来把梳子。 第三位推销员对庙里的住持说:瞧,女香客们拜佛磕头时,把头发都磕乱了……他建议:庙里何不备些梳子,让香客们磕完头可以整理发容,使她们感受到寺庙的关爱,以后就会常常来烧香。于是他推销了上百把梳子。 第四位推销员对住持说:庙里经常接受捐赠,得给施主一些纪念品,梳子很便宜,若刻上“积善梳”,再冠以庙名和住持的亲笔签名,就变成珍贵礼品了。住持听后连称“善哉”,于是决定将上千把梳子全部买下,还签了长期订单。  下一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实践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本框主要讲了创新意识的两个辩证法基础(哲学基础):一是辩证否定观,二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这两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