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明乡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懂三明乡村.doc

读懂三明乡村   走过三明,我们可以震撼于世界自然遗产的风光,听到几乎涵盖福建所有的方言,体验古老而草根的庞大民俗资源、繁杂的神灵信仰,欣赏闽地各建筑派系在此地兼容并蓄,以及不亚于土楼的瑰丽土堡。   建国初期,因为发展工业,从闽北、闽西、闽南、闽东的边远地区,拼合成一个杂糅的闽中,便是三明,故有专家戏称其为“七巧板”。它的文化脉络只能按照县市来区分,泰宁、宁化、大田、尤溪等地彼此间都相去甚远。然而在乡村旅游大火热的今天,这恰恰变成了优势:足够多元的文化体验。   边缘与边缘联合的七巧板      三明是福建省建市最晚的城市。1970年,一个新建的三明市才将闽西北诸县合并在一起。对于一种文化的生长来说,46年时间,的确是太短暂了。   现在的三明十二县市,在历史上,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泰宁和建宁,属于邵武府;将乐、沙县、永安和尤溪,属于延平府(南剑州);二者均属于闽北文化系统。但是尤溪很特殊,其设县之初的两百年,一直属于福州,948年,设南剑州,才从闽东改属闽北。由于地理位置,尤溪受闽东文化影响很深。宁化、清流和明溪三县,历来属于汀州府,闽西文化系统。大田建县很迟,初属延平府,1734年,永春升为州时,属永春州,民国初年属南路道、厦门道,其后,又在仙游、龙岩、永安、晋江等区之间摇摆不定,1963年始属三明。基本可以认为,大田属于闽南文化系统。   除了莆仙方言,三明几乎齐备福建各大方言:泰宁、建宁属于闽赣方言,宁化、清流属于客家方言,将乐、明溪属于闽、客、赣方言过渡带,沙县、永安属于闽中方言,大田属于闽南方言,尤溪属于闽东、闽南方言过渡带。当年,我立志做三明文化的研究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要追溯三明的区域文化渊源,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如果做闽北的区域文化,只要看《建宁府志》,研究邵武看《邵武府志》,而三明则需要查阅《延平府志》《邵武府志》《三山志》《汀州府志》等等。   三明所处的沙溪河南北都是山区,没有大盆地,无法形成府城级别的区域城市。三明的这么多县市,历史上没有一个府城。就是说,没有一个城市曾经充当过比县更大的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袖。它们都处在各种文化的边缘地带。三明市则是建国后新兴的工业城市,可以说,在三明地区,没有一种文化具有足够的优势改变和整合其他文化。 畲乡竹竿舞。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仿佛七巧板拼成的图案,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那些裂痕。直白地说,三明没有文化的纯粹性,闽北、闽西、闽东、闽南各扯一块拼合而成。七巧板,意味着它不是完整的文化单元,没有自己一致的文化传统,是破碎的、以县级为单位的多元文化。泰宁和将乐不同,明溪和尤溪不同,差别比比皆是,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行政区划,不是自然的地理单元,也不是文化单元。现在作为一个文化单位,要整合文化,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文化整合还没有完成。如果各方面条件相似,如福建的漳州平原区域,说同样的语言,信仰同样的神灵,文化单元容易整合。但三明不同,泰宁和沙县方言不同,宁化方言其他县市也听不懂,大田可能用的是闽南话,所以三明人更多以普通话交流。闽中的民居和泰宁、宁化的民居也不同。三明文化的整合可能需要几百年,好比“三明诗群”这个地域诗派,在福建省内名气不小,除了文学上的成就外,还建构了三明的文化共同体,营造心理上的认同感。又如三明政府在推行的三明客家群,三明市集体加入客家。这件事颇有争议,的确忽视了各县的历史文化差异,有一刀切的问题,但反过来思考,不妨看成官方整合三明文化的一个策略,是为统一三明的文化底色,也许一两代人后就有可能接受这个角色定位了。 泰宁有“三舞”,梅林戏、傩舞和桥灯。而看上去很本土的梅林戏和傩舞,其实都与宫廷有关。梅林戏源于泰宁土戏与徽班戏曲的结合,而泰宁土戏是宋代宫廷舞蹈与当地跳绳、道教文化、傩舞的结合。至于傩舞,大源村村民坚信这是南唐时期宫廷内的和番舞。   三明主要受到两大文化的影响,一是闽北文化,即朱熹理学文化;二是客家文化。虽说理学文化的集大成在武夷山,但也不得不承认,理学鼻祖杨时出生在将乐,罗从彦长期在沙县讲学,朱熹出生在尤溪。即便是客家文化更多地保留于龙岩等地,客家祖地确是在三明宁化的石壁村。一个地方的边缘部分,它所保留的文化的原始性更强,更草根。三明有永安的大腔戏、泰宁的梅林戏、大源村的傩舞、宁化的汉剧,比起福州全是闽剧,它更有意思。在三明几个县转一圈,体验到的文化不重复,足见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三明发展乡村旅游,有很好的基础,需要审慎的是,注意用文脉来串通各个村落。福建的乡村,拥有南方山区村落的共性。每个村庄有自己存在的原理,村落朝向、来水去水、风水林……诸如此类,按照中国的风水理论、传统礼制来建构。商道、驿路、信仰,一切皆有规矩,需要细致梳理,且有脉络可寻。   三明乡村建筑,流派多元、重在防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