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朴若拙,水墨丹青.doc
质朴若拙,水墨丹青
摘要:对白石老人的山水,陈师曾先生有诗:“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不识画,能所不能非所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齐璜笔下的山水是未见技巧的神奇,是平中贮奇的经典,是理应有章可寻的费思量。
关键词:山水创作;没骨法;散点透视;繁简合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75-01
中国山水画史为我们留下了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青卞隐居图》;明朝沈周的《庐山高》、清朝王时敏的《仙山楼阁》、朱耷的《秋山》、龚贤的《溪山无尽》、石涛的《飞瀑奇峰》……群星闪耀,不胜枚举;列图辉映,不能尽完。 而一提起齐白石,人们就会想起那活灵活现的虾、清新可人的荷。面对他的花鸟虫草作品,无人不称好 ,无人不赞叹。他更是以花鸟画著称于世――其泼墨大写意手法的花叶,笔墨劲健,古拙随意;所画小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对虾、蟹、蝉、蝶、鱼、鸟等题材尤其擅长,水墨酣畅淋漓,洋溢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这种大写意花鸟,投射出的旺盛昂扬的生命力,把璀璨光辉的中国画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也许是因他的花鸟画太出色了,便掩盖了他大写意山水画的光彩。要说他的写意山水画,可谓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的。说起齐白石和山水画的初次接触,应该是在他做雕花木匠时偶然得到的一本《芥子园画谱》。也许是工作的需要,木雕人物就需要有一定的山水背景。自此,齐白石向《芥子园画谱》学习,模仿画谱中的山水画,临摹树木山石。27岁时,他经胡沁园介绍拜山水画家谭溥为师,才开始了他的山水画学习。当时,他主要是学习晚清四王的画风。四王的山水画固然是好的,他们完全承袭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认为唐宋以后的“画家正脉,自元季四大家、赵承旨外,皆刻意学古”。他们在绘画中特别推崇元人笔墨,但实际仅是追求“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笔墨效果,丘壑上却极少变化,章法上又多大同小异。虽然他们都技法娴熟,仿古能力高超,但是却没有什么新意。传统的山水画在社会的发展中发展着,最能代表士大夫阶层的山水画,也随之发展,进而走向高潮。但在封建社会的衰亡过程中,传统山水画也逐渐走向低谷。正因为如此,才必须寻求新的出路。
要说齐白石山水创作的转折点,应该是从六出六归说起。1902年至1909年,他先后游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江西、安徽、江苏、广东、广西诸省及武汉、西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香港、广东、东兴诸市。六出六归让齐白石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八大、石涛、金农等人的真迹。写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不但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开阔了眼界和胸襟,而且对于艺术创作,也是一个积累和拓展的过程。特别是桂林、阳朔之行后,齐白石创作了大量的山水作品。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风貌,令齐白石甚是喜欢,以至在桂林一带住了很长时间。所以他的山水画,大多如桂林山水,林独峰秀、耸然直立、气势雄伟、画山简练、笔笔精准、绝无赘笔。远峰不勾不皴,以大笔没骨法沾墨或纯蓝、纯黄,一两笔而成。
我常这样想:也许白石老人眼中的山水已然没有表象的凸凹、甚至山石水流的走向也可以不要!但其或雄浑或秀丽或潺潺或急迟或明媚或隐晦……却无法逃脱他的跌宕起伏的柔翰。中国的山水画以散点透视为主,按照画面物体的移动来设定不同的视点。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易把具体与抽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白石老人则正是具备、熟练掌握这超凡结合能力的绝顶高手:山峰因屋舍而高大,人因“帆动”而活;水因“帆远”阔。计白当黑在老人这里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诠释,黑白仿佛全然舍去了自然风景中的绚丽色彩,却以朴素和简淡潜入了人们的内心。黑白中有着无理性的有理,有着有理性的无理;有着莫测玄机,有着阴阳之道。我们心睹“齐氏山水”便有这种感受,非到不得已时绝不会理睬斑斓的色彩。
十日一山、五日一水者在画时意象经营、惨淡经营,山水丹青尤其如此。山水画创作只有反复推敲、精心构思才可以生出胸中丘壑,永远没有没有约束的自然。白石老人的山水画是构图极为独特,情境夸张而韵致意满。程正揆《青溪遗稿》中言: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齐璜则自如进出于繁简,甚至已经繁简合一、无简无繁了!
此外在设色上,也表现了“齐氏特色”:尽管他惯以水墨行世界,但因为他是齐白石,因为他掌握了宇宙间的道,故在素纸上会偶露峥嵘:令人意想不到的惊艳。但齐白石终究是齐白石,明朗沉着、洒脱浑厚是他的设色原则。
平中贮奇笑前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