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文化与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6)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7)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文化塑人生。加强优秀文化建设,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特别重要)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基本要求、根本途径。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营养,辩证对待传统,适应时代要求融入时代精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进行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护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⑤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立足时代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因此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自觉走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注意一点: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否定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注意: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解此类题目时,学生的思维不能仅局限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还需要从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等)、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西方敌对势力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2.重要性: ①理论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之中,熔炼于古代、玉成于近代、彰显于当前,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②时代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良莠不齐。提高眼力和辨识力,选择健康有益、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