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doc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

“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以纸质形式报送论文需要填写此表) 作者姓名 陈杰 职务职称 小高 出生年月 67.2. 内容分类 B 论文题目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 工作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 邮政编码 100045 通讯地址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一区39号 固定电话合作者 姓名 1、 2、 3、 4、 移动电话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师的有效“操作”,达成一定的有效“目标”,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对科学教育有效目标的内化量。但我们发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存在明显的对科学教育思想认识上的、控制技术上的偏面性和不合理性,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更突显其现实意义。 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了这个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的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一)从学生身边的物品中选择 (二)从学生周围的环境中选择 (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 (四)在学生经验范围内选择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的材料”的优化应注意问题什么? 1.避免因使用的“材料”误导学生 2.避免学生在使用“材料”前目的不明确 3.避免在使用“材料”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削弱或剥夺 4.避免在使用“材料”后没有及时收集事实资料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通过教师的有效“操作”,达成一定的有效“目标”,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对科学教育有效目标的内化量。但我们发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存在明显的对科学教育思想认识上的、控制技术上的偏面性和不合理性,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收集事实源于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则依赖“有结构的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育学原理认为: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组织教学,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符合世界物世性的基本观点。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又离不开师生共同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的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提高课堂效率研究高度看现存的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为学生提供有结构材料?”即如何通过优化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材料,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所谓“材料”,有生命的材料:植物和动物等;有物质材料:磁铁和灯泡等;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材料等等,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的具体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为智慧。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正是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才把有结构的知识、有结构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通过评价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获取新知的心理品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去求知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还最终使学生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的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优化研究更突显其现实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的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刘默耕老师所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儿童念书’,也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是要为儿童精心设计所要认识的实际事物的‘有结构的材料’,即能体现一定科学概念的材料,指导儿童去探索。而所谓‘指导’不是‘指挥’,不是牵着儿童的鼻子一二一齐步走,而应该是多方面的启迪诱导,鼓励支持和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儿童主动的,能动的,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独立探索。”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探究活动应该有足够的材料,足够材料的意义不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每样材料,但学生应该都有在探究中起关键作用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