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概要1

  (三)转移支付体系   中国的特殊性:“税收返还”,保地方既得利益   (1)9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把94年与93年由新体制变动到来的中央净增加的收入全部返还给地方。   地方税收返还基数的核算公式:   R=C+75%V-S   S为1993年中央对地方下划收入   (2)94年以后每年在上年基础上按全国C和V增长率的30%增加返还额。   当年税收返还=上年税收返还×(1+全国两税收入的增长率×0.3)两税指消费税和增值税   三、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现存的缺陷   (一)事权划分   (二)收入划分   1.税种的划分   如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地方税缺乏主体税种(其实更为重要的在于地方无税收立法权、无公债发行权)   2.地方税体系及其管理权限的问题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   如税收返还的存在等等。   (1)形式不规范,影响了财政均等化进程   (2)无条件转移支付所占比重过大,影响中央财政的调控   (3)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的不规范,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发挥   四、我国转移支付的改革完善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可分解为:弥补地方财政经常性缺口、缓解横向非均衡、体现国家政策导向。   (一)应采取的补助形式   (1)用一般补助弥补财政缺口。   (2)用有条件补助缓解横向非均衡方面,其中重点是保证地方政府提供最低公共服务水平。   (3)用有条件的配套或非配套补助体现政府政策导向。 我国依据各地的标准收支差额分配转移支付。 2007年改革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协调区域发展。 一是完善转移支付管理和分配方法,在财力性转移支付方面不断改进标准财政收入、标准财政支出、标准财政供养人数等测算方法; 二是规范了相关财政资金的拨付渠道和管理程序; 三是逐步提高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 四是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提高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效益。 第5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节 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第二节 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 第四节 我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实质 即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它是狭义的财政体制。其实质是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的集权与分权、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关系问题。   西方财政理论中称“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   除极少数国家,都存在多级政府。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多奉行财政联邦制,财政联邦制与国家结构形式所指的联邦制有同有异,其差别在于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实行财政联邦制(财政支出责任的区分、收入权的划分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财权与事权统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收支挂钩。 第一节 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包括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稳定)方面。   一、资源配置职能分工   (一)公共产品提供的分工   注意到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如国防、外交、基础研究?   城市间道路?铁路? 警察、路灯、卫生、公园?   国际性公共产品由各国联合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而地方性公共产品要由地方政府提供。   理论支持:   施蒂格勒(1957)——分权菜单, 即 “地方政府接近当地人民,比中央政府更熟悉民情,因此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上,地方比中央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够按照当地人民的偏好提供产出 ”   奥茨(1972)——分权定理,“在等量提供公共产品下,一些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优于中央政府”   (二)蒂布模型--用脚投票   前面的分权理论实际上只是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产品提供上比中央政府有效率的部分原因:即信息优势问题。但仅此不够,如激励问题,如居民偏好显示问题。   蒂布“用脚投票” (1956年)Tiebout.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October): 416-424.   居民成本——税收,收益——地方公共产品   (1)能使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2)促进政府间的竞争,提高公共产品提供效率。   但蒂布模型实际上是有很严格假设条件的。最主要在于无迁居成本和完全信息。(与中国背景不符。)   (1)有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辖区;(2)人们可以自由流动,每个人都能够无代价地迁移到一个最能满足其偏好的辖区;(3)人员的流动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的约束或限制;(4)人们完全了解各辖区之间公共产品和税收的差别;(5)公共产品或税收在各辖区间不存在任何外部效应;(6)各辖区都以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提供公共产品。   (三)分工的问题与不足   现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