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第9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剖析.ppt

锅炉原理第9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原理第9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剖析

第九章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二 汽水两相流体流动的分流模型 蒸发管内的流型主要表现为泡状流、环状流。这种流型的特征是在管子壁面处形成环状水膜,蒸发产生的蒸汽集中在管子中心处 汽液两相流动的分流模型是:①管内的汽水混合物是分开流动的,汽在管子中央流动,水贴近壁面流动;②汽和水之间有相对速度。 由此导出的汽液两相流动参数可视为接近真实的参数。 1. 截面含汽率 表示蒸汽流通截面占管子总截面的份额 2. 汽的真实速度和水的真实速度 汽的真实速度 水的真实速度 3 接近真实的汽水混合物的密度ρzs 三 两相流动参数与均相流动参数的关系 可视为汽和水的速度比,或称为汽水滑动比。 设 滑动比S可由试验确定;国内对垂直上升管,采用以下的方法确定S S的物理意义: 当w〃> w?,S>1,为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工况; 当w〃< w?,S<1,为混合物向下流动工况; 当w〃< w?,S=1,为均相流动工况,即?=? 。 第五节 汽水两相流体的流动阻力、重位压降 一 两相流体的流动阻力 汽水混合物流动时,在泡状流、弹状流、环状流阶段,汽泡受到浮力的作用,向上运动的速度比水流速度快。 两相流体流动阻力=液相水与管壁的摩擦阻力+汽相和液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引起的摩擦阻力。 汽液两相流的流型不同,两相流之间的分布特征和接触面积就不相同,产生的阻力当然也不相同。汽液两相流动的阻力要比单相水的流动阻力大。 两相流体流动阻力采用单相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公式的形式,带入均匀混合的汽水混合物的流速和密度,然后用修正系数考虑汽液相对速度和流型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两相流动的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 ?——两相流体摩擦阻力修正系数 ?值由试验确定 (1) ?w=1000kg/(m2·h) 国内采用的方法是: ?=1 (2) ?w <1000kg/(m2·h) (3) ?w>1000kg/(m2·h) 可以看出,?=f(?w ,x , p)。两相流体的摩擦阻力与质量流速或汽水混合物的流速、质量含汽率、压力(汽水密度取决于压力)有关。 因为whu?hu=w0?',有 沿上升管,随着吸热量的不断增加,x的值不断变化,whu也不断变化,应根据whu或x的变化沿上升管作积分或分段计算,然后再叠加求和。 二 两相流体的重位压降 蒸发管中沿管子高度方向上,汽水混合物的密度是不断变化的,两相流体的重位压降的计算,应该根据密度的变化分段计算或采用积分计算方法进行。 工程上常采用分段计算 简单回路 第六节 简单回路的水循环计算和水循环特性曲线 一 简单回路和回路区段的划分 水循环计算时,首先将一根下降管和与它相连的水冷壁组成一个独立的循环回路,独立的循环回路可以是简单回路,也可以是复杂回路。 简单回路是指一根下降管和一根水冷壁管或一组水冷壁管屏组成的回路。 水循环计算时,需要从水冷壁下联箱为起点,对上升管进行区段划分。通常将上升管划分为: 热水段:进入的水由于静压升高和省煤器出口水不饱和而不能立刻开始沸腾,因而需要确定沸腾点。在沸腾点之前,上升管内为单相水。 含汽段:含汽段是上升管的主要区段,在含汽段,管内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大小或密度分布变化较大,一般应根据吸热强度或管子直径、管子倾斜度将含汽段分成若干段分别计算。 热后段:此区段的上升管不吸热,管内汽水混合物的密度不变。当管内汽水混合物引入锅筒顶部时,汽水导管将超过锅筒水位面高度,此段称为超高段。 2. 上升管区段的划分 二 描写循环特性的方程组 水冷壁吸热方程用以求出循环特性参数的质量含汽率、单相流体和和两相流体的分界点即沸腾点。 求解循环特性方程组,可以绘制水循环特性曲线和全特性曲线,便于图解分析和判断水循环的安全性。 数学方程 压差方程 流量方程 水冷壁吸热方程 r和△hqh分别为汽化潜热、上升管入口水欠焓 三 热水段高度的计算 Hrq-受热前区段高度(m);Hxj-下降管高度(m); H1-上升管第一区段高度(m) Hyr-引入管高度(m),若水冷壁下联箱低于下降管计算下标高,则其前取+号,否则取-号;?iqh-下降管入口锅水欠焓(kJ/kg);?ixj-下降管受热导致的工质焓增(kJ/kg);?ixj-下降管带汽导致的工质焓增(kJ/kg); ?pxj-下降管阻力(Pa);?pyr-引入管阻力(Pa); G-上升管入口的循环流量(kg/s);Q-上升管第一区段的吸热量(kW); ? -锅筒压力下,每米高度差的重位压头或流动阻力引起静压变化使饱和水焓变化[kJ/(m.kg)]; 若由计算得到:Hrs Hrq+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